鸡峰渺何许,下有衡门翁。
朝耕事拮据,夜读如颛蒙。
不慕万钟禄,安此一亩宫。
逍遥斯世间,绰有先民风。
北顾仰莘野,南征忆隆中。
躬稼乐古道,致主成元功。
圣贤今已远,出处孰可同。
洁身爱徐君,遗安得庞公。
毛发久云变,儿孙亦成丛。
代耕复胜读,世态从污隆。
恒产蔚有秋,陈编浩无穷。
何当挟册往,一与歌年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题目为《耕读遗民为富溪宗人彦旻赋》。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赏析:

鸡峰渺何许,下有衡门翁。
译文:遥远的鸡峰山在哪里呢?山下住着一位贫穷而清高的隐士。
注释:鸡峰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一座山峰。衡门,古代的一种住宅形式,两扇门相对,象征“不交世俗”。

朝耕事拮据,夜读如颛蒙。
译文:清晨辛勤劳作,家境贫寒;夜晚苦读书籍,如同愚钝之人。
注释:拮据,形容生活贫困。颛蒙,原指颛顼(zhuān xué)帝的后代蒙恬,此处比喻读书人学识浅薄。

不慕万钟禄,安此一亩宫。
译文:不追求高官厚禄,只愿拥有这片小小的土地作为居所。
注释:万钟禄,指极高的官位和丰厚的俸禄。一亩宫,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逍遥斯世间,绰有先民风。
译文: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中,依然保持从容自如的态度,继承和发扬了古人的风范。
注释:逍遥,自由自在。绰有,具备或具有。先民风,指的是古代人民的传统美德和文化风格。

北顾仰莘野,南征忆隆中。
译文:向北望去,仰望那片广阔的田野;向南出征时,怀念诸葛亮(隆中的诸葛亮)。
注释:莘野,泛指农田、田野。隆中,即南阳隆中,指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地方。

躬稼乐古道,致主成元功。
译文:亲手耕种田园,心中充满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志向和功绩。
注释:躬稼,亲自从事农耕劳动。古道,指古代的美德和道路。元功,大功、成就。

圣贤今已远,出处孰可同。
译文:现在的圣人和贤人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是否应该像他们一样行事,还是选择自己的道路?
注释:圣贤,指品德高尚的人。今已远,现在的人已经远离了。出处,指行为和做事的方式或途径。孰可同,谁可以与他们一样行事。

洁身爱徐君,遗安得庞公。
译文:保持自身的清洁,热爱那位隐居不仕的徐先生;如果能够追随庞公(庞统,三国时期蜀汉谋士),又有何不可呢?
注释:洁身,保持自身清廉。徐君,徐偃,字伯仁,三国时期吴国的一位隐士。庞公,庞德公,字公昭,东汉初年的名士。

毛发久云变,儿孙亦成丛。
译文:岁月流逝,我的白发已经渐渐脱落,子孙也如同丛林一样繁茂。
注释:毛发,指白发。云变,形容头发逐渐变白。儿孙,儿子和孙子。成丛,形容子孙众多。

代耕复胜读,世态从污隆。
译文:代替父亲耕作虽然比读书好,但世事的变化却是由污浊与兴隆决定的。
注释:代耕,指接替父亲的农活。胜读,指胜过读书。世态,指世间的风气和变化。污隆,指污浊与兴盛。

恒产蔚有秋,陈编浩无穷。
译文:稳定的财产就像秋天的果实丰收,旧时的书本浩如烟海。
注释:恒产,稳定的财富。蔚有,茂盛的样子。陈编,陈旧的书籍。浩无穷,形容书本之多如江河之水般无尽。

何当挟册往,一与歌年丰。
译文:何时能带着书卷前往那里?(那里)一起庆祝丰收的喜悦。
注释:挟册,携带书卷。何当,何时将要。年丰,一年的收成丰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和古人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古代道德的尊重和向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和坚持。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体现了王维诗作的风格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