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相留慰苦辛,萧萧同侣二三人。
笛中谁谱梅花引,已送江南十日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可中的《除夕太原府四首》之一,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 “逆旅相留慰苦辛”:
- 逆旅:旅途中暂住的旅馆,这里指代临时的栖身之地。
- 相留:相互留下,表示挽留或相伴。
- 慰苦辛:安慰那些辛苦的人,表达对他们困苦生活的同情和慰藉。
- ** “萧萧同侣二三人”**:
- 萧萧:形容风声,此处比喻同伴之间的交流或氛围。
- 同侣:一同同行的人,强调共同经历的情感。
- 二三人:三两好友,表达了一种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 “笛中谁谱梅花引”:
- 笛中:笛子的声音,通过声音传递情感。
- 谁谱:询问是谁在创作这首曲子。
- 梅花引:一种曲调名称,通常与冬天的景色和梅花有关。
- “已送江南十日春”:
- 已送:已经过去,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 江南:古代对中国东南地区的称呼,常用来指代春天。
- 十日春:十天的时间已经过去,春天已经来临。
- 关键词注释:
- 檀槽铁拨素丝弦:描述了演奏者使用的乐器,檀木制的槽(音腔)和铁制的拨子(控制音高),以及丝弦的质地。
- 里耳只今贪小令:这里的“里耳只今”指的是如今这个时代,而“贪小令”则表达了对短小精悍音乐的喜爱。
- 金元遗调渐无传:金元时期的音乐风格逐渐消失,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更替。
-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旅行中遇到的人们和环境中的细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岁月和变迁的感慨。诗中的“逆旅相留慰苦辛”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相互扶持的深厚情谊,而“萧萧同侣二三人”则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们共同度过艰难时刻的珍贵时光。此外,“笛中谁谱梅花引”和“已送江南十日春”则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的变化来隐喻人生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美。
程可中的《除夕太原府四首》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经历的记录,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