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可中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谪籍名犹借 - 被贬的官职名字仍然保留,表示虽然遭受贬谪,但名声未受影响。 2. 君恩转觉饶 - 君主的恩泽反而觉得更加丰厚。 3. 朱陵南纪尽 - 南方的界限已经到达(指地域的边界)。 4. 丹阙北辰遥 - 宫殿在北方,显得遥远。 5. 安置凭荒裔 - 将官员安排到偏远的地方(可能指远离政治中心的地方)。 6. 明良愿圣朝 - 明智善良的人希望国家能够昌盛繁荣。 7.
注释:铃阁西头的马场很平坦,紫色的骏马被牵过,红色繁缨在风中飘扬。翻身谁中金钱的,嘶叫的声音在杨柳间回荡。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上谷(即上谷郡,今北京市昌平区)的西头,有一个宽阔的马场。一匹紫色的骏马正在那里驰骋,它被牵引着走过红色的繁缨。然后,它突然转身,向一个看不见的目标冲去。就在这时,一声嘶鸣划破了周围的宁静,那匹马似乎要把所有的力量都倾注在这个动作中。最后,它终于成功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回所作,全诗如下: 蜡月全晦岁华暮,原烧偷青春微露。 突冷连朝待束薪,床空半夜抖残絮。 年年逼除贫泥人,今岁颇得贫中趣。 小厖狺狺吠欲喑,操券都来征逋负。 闭门龟缩坚不出,诳言白石庵中去。 东邻贳酒喜盈罂,西家乞米刚半釜。 地炉榾柮四壁红,绝胜龙涎照银炬。 纨裤膏粱生无分,执鞭未可吾奚慕。 蹇我亦非智术疏,自是君家合豪富。 且呼焚鱼暖浊酒,一劝一杯自宽谕。 妻妾牛衣坐两头
《除夕太原府四首》赏析 程可中的《除夕太原府四首》描绘了除夕夜在太原府的情景,通过对城阙春景与节日气氛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传统节日的深刻感悟。 诗句“城阙春潜雪尽融”,生动地刻画了太原府在除夕之夜的景色。这里的“春潜”意味着春天虽然到来,但冬日的严寒仍未完全退去,雪意犹存。而“融”字则形象地描绘了雪水消融的景象,暗示着冬天即将过去,春天的温暖即将到来。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可中的《除夕太原府四首》之一,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逆旅相留慰苦辛”: - 逆旅:旅途中暂住的旅馆,这里指代临时的栖身之地。 - 相留:相互留下,表示挽留或相伴。 - 慰苦辛:安慰那些辛苦的人,表达对他们困苦生活的同情和慰藉。 2. “萧萧同侣二三人”: - 萧萧:形容风声,此处比喻同伴之间的交流或氛围。 - 同侣:一同同行的人,强调共同经历的情感。 - 二三人
南山冲道厄𥓂砑,山势陡峭如被石磨擦过一般,井邑萧疏树影遮,城镇显得空旷而冷清,树木的倒影在水面上摇曳。高排虎落凌云险,强挽乌号却月斜,展现了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与对胜利的渴望,谁谓从军无苦乐,翻令征士不思家,反映了军中生活的艰辛和士兵们内心的矛盾。 诗句释义: 1. 南山冲道厄𥓂砑:描述了南山的道路险峻,如同被石磨擦过一样,给人以强烈的动态感和视觉冲击。 - 南山: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地理位置
《除夕太原府四首·雁门南渡路千盘》 雁门,位于山西北部,是长城的一个险要地带。诗人程可中在此地遥望新年的开始,用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情感将这一景象定格在诗行间。诗句“雁门南渡路千盘”描绘了雁门南渡的曲折山路,如同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曲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而“残历犹从马上看”,则反映了诗人在忙碌之余仍不忘审视旧岁的结束和新一年的开始。 “醉抱白头灯影下”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复道悬空踏翠微,芳林过雨湿胭脂。卷帘岚气扑人衣。 - "复道":古代楼阁之间的通道,这里是形容楼上通道高耸入云。 - "悬空":形容高远。 - "踏翠微":踩在绿树之间。 - "芳林":美丽的树林。 - "过雨":雨后。 - "湿胭脂":像胭脂一样鲜艳的颜色被雨水打湿了。 - "卷帘":拉开窗帘。 - "岚气":山中云雾缭绕的气息。 -
臧晋叔希林阁赋得雨中钟山春望其一的原文如下: 天成云阜扆宸居,东望春回王气余。 浅碧露痕经烧后,嫣红随意着花初。 波纹卷縠冰还裂,山黛如鬟树自疏。 一自文皇迁鼎后,至今辇道未曾除。 我将逐一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 第一联: “天成云阜扆宸居,东望春回王气余。” - 关键词:云阜、扆宸、王气 - 解释:这里描绘了皇帝的居所,暗示了帝王的权威和尊严。 - 第二联: “浅碧露痕经烧后
诗句: 檀槽铁拨素丝弦,此技都夸三晋专。 译文: 檀木做的鼓槌,铁制的琴拨,用白色的细弦,这些技艺都是三晋地区独有的。 注释: 1. 檀槽:指古代的一种鼓,以檀木制作而成。 2. 铁拨:指一种拨弦乐器的拨子,用金属制成。 3. 素丝弦:指弦乐器上使用的白色丝弦。 4. 三晋:指山西省,这里特指太原府一带。 5. 里耳:这里是指普通人的耳朵,强调技艺的普及性。 6. 只今:现在。 7. 金元遗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