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栖霞曾住世,忽闻飞锡在匡庐。
非生非死应须识,莫向岩头又著书。
【注释】匡庐:指庐山。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匡庐寓居时,寄给同游匡庐的无学上人的。匡庐,即现在江西星子县西南的庐山。上人是隐于庐山的僧人。
第一句“见说栖霞曾住世”,说的是隐居庐山的和尚,他曾经居住在山脚下的栖霞寺中。
第二句“忽闻飞锡在匡庐”,说的是这位僧者突然听到有人说他在庐山修建了寺庙。这里的“飞锡”是指高僧从山上下来的法事。
第三句“非生非死应须识”,写的是这位高僧已经达到了超脱生死的境界,应该懂得这种境界。这里的“生”指的是世俗生活,“死”指的是出家修行的生活,“须”指的是必须。
第四句“莫向岩头又著书”,意思是不要再去山上写经了。这里的“著书”指的是写经。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僧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