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八千里,忍看生别离。
最知忧道切,不是爱山痴。
晚雨虽微急,晨光本自熹。
明年二三月,正是望君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把握诗歌中的主要意象,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以及情感主旨等。

“两地八千里”,写出了送别的距离之遥;“忍看生别离”,写出诗人不忍看友人远行,表现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舍之情;“最知忧道切”一句,写刘汝德为国担忧,而诗人也深感忧虑,突出了两人的共同之处;“不是爱山痴”,意思是说并不是因为喜爱蜀地而离开故乡,而是由于担心路途遥远,担心亲人思念,因此不能不离开,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晚雨虽微急,晨光本自熹”,意思是说虽然夜雨来得急促,但早晨的阳光却已经升起,暗示着黎明前的阴雨总会过去,表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明年二三月,正是望君时”意思是说到了明年二三月,正是望友的时候,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

译文:

我们分别在两个地方,相隔有八千里,怎能忍受看着你远行呢!

我最了解的是担心你的前途(道路)太艰难(曲折),而不是只爱那蜀地的山啊!

傍晚时分的雨虽然来得急促,但清晨的阳光却已经升起了,它告诉我们,黑夜过后就是白天。

明年二、三月,正是你我思念之时。

赏析:

首句“两地八千里”,交代了离别的地点和路程之长,突出了送别之远。“忍看”,写出了作者不忍看友人远行的情态。一个“忍”字,既写出了作者不忍离去的矛盾心理,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第二句“最知忧道切”,写出了刘汝德为国担忧,而诗人也深感忧虑,突出了两人的共同之处。

第三句“不是爱山痴”,“山痴”即迷恋山水的隐士,这里用反问的语气,强调并非因喜爱蜀地而远离自己的家乡,而是担心路途遥远,家人思念,所以不能不离开。

第四句“晚雨虽微急,晨光本自熹”,写出了尽管夜雨来得急促,但清晨的阳光却已经升起了。这暗示着黎明前的阴雨总会过去。

尾联“明年二三月,正是望君时”的意思是说到了明年二三月,正是望友的时候。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全诗通过对友人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