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分何重,铜台价岂珍。
久为龙尾误,今见鹆眸真。
子墨缘非薄,君苗气复振。
天涯捐佩意,时共宝刀亲。

【注释】

石室:指藏书之处,即石室秘府。何重:何其重(何其重要)。铜台:古代收藏图书的楼阁名。价岂珍:价值岂能算得贵重。龙尾:指龙尾书库,收藏唐李德裕《次柳堂集》等。今见鹆(yù)眸真:现在才看清了真面目。鹆眸,比喻眼光锐利。子墨:指李伯襄的字。非薄:不是浅薄。君苗:指李伯襄。气复振:精神又振奋起来了。天涯:指远离家乡。捐佩意:赠送宝剑之意。时共宝刀亲:时时和好刀亲近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酬答友人的赠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李伯襄的敬慕与感激之情。

首联“石室分何重,铜台价岂珍。”以藏有珍贵典籍的石室、铜台起兴,赞美李伯襄的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石室分”,暗含李伯襄在学术上的成就。“石室”为古代藏书之所,这里指代李伯襄所居之地。“分”,分配之意,此处用“分”字,表示对李伯襄学识的高度评价。“铜台价岂珍”,则赞美李伯襄品德高洁。“铜台”为古代收藏文物的地方,这里指代李伯襄的品德。

颔联“久为龙尾误,今见鹆(yù)眸真。”“龙尾”,比喻人才或贤者。“久为龙尾误”,意思是说过去由于自己的愚昧,错认他人为龙尾,即误认为他人是贤能之人。“今见鹆(yù)眸真”,意思是说现在终于认清了真正的人。“今见”,表明自己已经觉悟。“鹜(wù)眸”,比喻明眼,善于观察。“真”字,强调自己现在才看清了真相。“子墨缘非薄,君苗气复振。”“子墨”,指李伯襄。“君苗”,指李伯襄的儿子。这里指李伯襄的儿子也像父亲一样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缘非薄”,指不自视清高。“气复振”,意为精神又振奋起来了。

颈联“天涯捐佩意,时共宝刀亲。”这是诗人向友人表达自己对友谊的珍视与珍惜。“天涯”,表示距离遥远,但友情却如同近在咫尺。“捐佩意”,指赠送宝剑之意,比喻友情深厚,愿意与朋友共患难。“时共宝刀亲”,则是诗人希望永远与李伯襄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随时都可以相互帮助,共同应对困难。

尾联“子墨缘非薄,君苗气复振。”“子墨”,指李伯襄。“君苗”,指李伯襄的儿子。这里指李伯襄的儿子也像父亲一样学识渊博、品德高尚。“非薄”,“非”通“非薄”,意为不自视清高。“君苗气复振”,意为精神又焕发起来了。这两句是诗人对李伯襄及其儿子的赞誉之词。

整首诗通过赞美李伯襄的学识、品德以及他的子孙后代都继承了父祖的优秀品质,表达了诗人对李伯襄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他希望与友人保持长久的交往,共同度过人生的风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