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君名姓彻宸严,谷饮岩栖宝不贪。
称意沙鸥随上不,论才竹箭美东南。
荡胸震泽吞能九,开径柴桑益有三。
尽为草堂拈胜概,留将山史作佳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的第一首。
注释:
- 徵君名姓彻宸严:指陈仲醇(字仲卿)的大名被皇帝知晓。宸,皇帝的代称。严,谨慎,庄重。
- 谷饮岩栖宝不贪:指隐居山林,过着清贫的生活,不追求财富。谷饮,在山中采药或饮水。岩栖,在山中居住。宝不贪,意为珍贵而不贪图。
- 称意沙鸥随上不:指陈仲醇喜爱自由自在的生活,像沙鸥一样自由飞翔,不受拘束。称意,符合心意。沙鸥,生活在沙滩上的海鸟。
- 论才竹箭美东南:指陈仲醇擅长书法,被誉为“竹箭”。竹箭,指毛笔书写的文字。美东南,意为在东南地区有很高的声誉。
- 荡胸震泽吞能九:意为胸怀宽广,能够容纳九条江水。震泽,古代的一个湖泊,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附近。
- 开径柴桑益有三:指陈仲醇的住宅门前有一条小路,这在柴桑(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是很少见的。
- 尽为草堂拈胜概:意为所有美好的景物都被陈仲醇所欣赏和描绘。草堂,指陈仲醇的居所,即草堂。
- 留将山史作佳谈:意为陈仲醇的事迹将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人谈论的佳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陈仲醇(字仲卿)的诗歌。诗中的陈仲醇是一位隐居山林的人,他的名字被皇帝知晓,过着清贫的生活,不追求财富,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被誉为“竹箭”,胸怀宽广,能够容纳九条江水。他的住宅门前有一条小路,这在柴桑是很少见的。陈仲醇的所有美好景物都被他欣赏和描绘,他的事迹将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人谈论的佳话。整首诗表达了对陈仲醇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