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草金光向此探,我来风日正清酣。
夷门布席恒虚左,栗里悬窗故倚南。
竟有声名输第五,耻将禅草说登三。
可知嘉遁能终吉,龟策何劳季主参。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陈仲醇的东佘山居生活,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下面逐一解析这首诗:
瑶草金光向此探:瑶草代表着珍贵和纯净,金光则象征着尊贵和荣耀,这里可能暗示着陈仲醇的居所具有非凡的价值和地位。
我来风日正清酣:这里的“风日”可能指的是自然风光,而“清酣”则形容心情舒畅、愉悦。整句诗展现了诗人在陈仲醇的山居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
夷门布席恒虚左:夷门是指古代的城门,常被用作宴会或集会的场所。“布席”意味着摆开座位,“虚左”即让出最尊贵的位置给他人,这里可能指的是陈仲醇给予诗人的特别礼遇。
栗里悬窗故倚南:粟里可能是一种地名或象征,悬窗则表示窗户悬挂在空中,倚南可能表示面向南方。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优雅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陈仲醇居所环境的赞赏。
竟有声名输第五:这句话中的“第五”可能是对排名或等级的描述,而“声名输”则表示在名声上不及。整句诗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陈仲醇在某一领域成就的认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谦逊。
耻将禅草说登三:禅草可能是一种比喻,指代某种高深莫测的知识或技艺。说登三则表示在某一领域中达到顶尖水平。这句诗表明诗人认为陈仲醇在某一领域的造诣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
可知嘉遁能终吉:嘉遁指的是隐居避世,终吉则表示最终能够获得幸福。这句话可能是在鼓励陈仲醇继续保持隐居的生活态度,相信这样的生活最终会带来真正的幸福。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通过对陈仲醇东佘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陈仲醇及其居所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明末清初文学宝库中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