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忆驱车过楚潭,德山犹有德山庵。
岧峣鹫岭衔天半,直截牛车见佛三。
般若无知传教外,菩提非树本宗南。
前身金粟维摩是,丈室相看巳罢参。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作品。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释义和赏析:

  1. 忽忆驱车过楚潭,德山犹有德山庵
  • 忽忆:忽然想起。
  • 驱车过楚潭:形容自己驾车行驶在经过的楚潭上。
  • 德山犹有德山庵:德山仍然有其古老的庵庙。德山上仍有一座德山庵,表明了诗人对于古建筑的喜爱和怀念。
  1. 岧峣鹫岭衔天半,直截牛车见佛三
  • 岧峣:高耸的样子。
  • 鹫岭:佛教中的山峰,常作为修行者静修之所。
  • 衔天半:仿佛能触及天空的一半。
  • 直截牛车:形容牛车直接通向佛寺,强调其直达性和便捷性。
  • 见佛三:见到佛有三尊。此处可能暗指通过这座山可以见到多尊佛像。
  1. 般若无知传教外,菩提非树本宗南
  • 般若无知:般若,即智慧,这里指佛教中的智慧。
  • 无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状态。
  • 传教外:佛法传播之外。
  • 菩提不是树:菩提通常指的是觉悟或成佛,这里用“不是树”来形容其抽象和无形的特性。
  1. 前身金粟维摩是,丈室相看巳罢参
  • 前身金粟维摩:金粟,指金粟寺,维摩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
  • 丈室相看:形容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 巳罢参:停止参访或学习。
  • 这两句诗:可能是说双方已经达到了一种心灵的相通和默契的理解。

董其昌的《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不仅仅是对景物和寺庙的描述,更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和艺术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董其昌的艺术观点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