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斧巡方宠命新,勋名宁独挽漕论。
能将一掬桐江水,直洗频年虏骑尘。
塞北行闻驰赤羽,江南闾左有黄巾。
关心圣主宵衣日,庙算繇来倚重臣。
《赠毛侍御孺初视漕》是明代诗人董其昌创作的一首古诗,全文如下:
绣斧巡方宠命新,勋名宁独挽漕论。
能将一掬桐江水,直洗频年虏骑尘。
塞北行闻驰赤羽,江南闾左有黄巾。
关心圣主宵衣日,庙算繇来倚重臣。
接下来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析:
- 诗句解读与注释
绣斧巡方宠命新:绣斧,可能是指官员的服饰或权力的象征;巡方,意味着巡视地方,此处指视察边疆;宠命新,表示得到皇帝的新恩宠和任命。
勋名宁独挽漕论: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作者赞扬毛侍御在漕运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表达了对其功勋的认可和赞誉。
能将一掬桐江水,直洗频年虏骑尘:这里的“一掬桐江水”可能是比喻毛侍御能够像用水一样洗涤过往的战乱和纷争。
塞北行闻驰赤羽,江南闾左有黄巾:塞北行闻,可能指的是边疆的军事行动或消息;黄巾,是古代农民起义的反抗符号,这里用来象征动荡与不安。
- 赏析
- 整首诗通过赞美毛侍御在漕运方面的功绩,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定与繁荣的期望。通过对边疆战事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 诗中使用了大量象征和比喻,如“一掬桐江水”象征着洗涤,而“频年虏骑尘”则暗示了频繁的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混乱。这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 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 这首诗创作于明朝中期,当时国家虽然相对稳定,但边疆战争依然频发,社会局势复杂多变。通过赞颂毛侍御的成就,诗人实际上是在表达对国家未来和平与繁荣的期待。
- 诗中涉及的黄巾起义等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和文化变迁。这些元素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窗口。
《赠毛侍御孺初视漕》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首充满时代色彩的文化诗篇。从诗歌的具体内容到艺术手法,再到其背后的历史背景,这首诗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