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倚城阴九点烟,虚窗忽响白苏泉。
应将太史河渠记,并入南华秋水篇。
【注释】
楼:指画中的楼阁。城阴:指城边的阴处,此处泛指城下。九点烟:形容水汽升腾的景象如烟雾一般。虚窗:指画中窗子。白苏泉:即白苏二泉,是苏州著名的景点。太史河渠记,《汉书·沟洫志》中有一篇名为《河渠书》,作者是西汉的张禹,因他曾任太史令而称“太史河渠”。南华秋水篇,南朝宋时文学家鲍照作的一首描写太湖山水风光的诗,后人称之为《南华秋水篇》。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于诗人被贬为临川尉期间,时正值疏通河道工程完工之际,诗人在与友人许绳斋郡伯相会时,赋诗赠别。
首句“楼倚城阴九点烟”,描绘出一幅水气蒸腾、迷蒙如雾的画面。楼高耸入云霄,仿佛倚靠在城下的一片朦胧之中,宛如淡淡的水雾缭绕,形成一幅迷人的图画。“九点烟”形象地描绘了水汽升腾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虚窗忽响白苏泉”,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水声潺潺的美景。画中的窗户虚掩着,当风吹过时,水声犹如泉水般清脆悦耳,让人心旷神怡。这里既写出了水声的美妙,也表现出画中景色的生动活泼。
接下来一句“应将太史河渠记”,则是对画中景观的赞叹和评价。画中所呈现的景象,如同太史公所记载的河流纵横交错,水流湍急奔流不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既是对画作的赞美,也是对自然景观的颂扬。
最后一句“并入南华秋水篇”,则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认同和赞赏。他认为画中所展现的景色与南华先生所描绘的秋水景象极为相似,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这不仅是对画中景观的肯定,也是对作者艺术造诣的认可。
整首诗通过描绘画中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