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三秋静,林皋众窍鸣。
萧骚翻竹韵,嘹呖动檐声。
带雁宵征急,迎蛩夕语轻。
或从蘋未起,渐听谷中盈。
寒杵遥空断,霜钟应候清。
因风想珂佩,耿耿揽衣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深秋夜晚的七言绝句。首二句写秋夜寂静,只有虫鸣鸟啼,人迹罕到的林皋也响起了众窍的鸣响。第三句写萧骚的竹声,嘹呖的檐上雨声。第四句写雁阵急飞,蛩声轻语;第五六句写寒风中雁群急促地飞行,蟋蟀在夕暮时分发出凄切的叫声。最后两句写霜气笼罩空山,寒气逼人,听到远处传来的鼓声和钟声,想到那佩珂的使者,于是情不自禁地揽起衣服来。此诗通过秋天景物的变化,表现诗人对深秋夜景的喜爱。
【注释】
秋声:即《秋声赋》。《秋声赋》: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秋风、落叶、猿啸、鹤唳等秋声的描写,表达自己壮志难酬、悲愤抑郁的心情。
天宇三秋静:指深秋的天象,秋高气爽,万物萧条。
林皋:指郊外的原野。
萧骚:形容风声萧瑟凄凉。
翻竹韵:指风吹竹叶的声音。
嘹呖:形容声音清脆悠远。
带雁宵征急:指大雁夜间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迎蛩(qióng)夕语轻:指秋夜蟋蟀的鸣叫。
或从蘋未起,渐听谷中盈:苹是一种草本植物,秋季开花,结出果实,称为苹实。这里指深秋时节。
寒杵:指秋寒中敲打用的石杵。
霜钟:指寺庙中的铜钟,因铜质易受寒而变脆,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
应候:应节,按时节而变化。
因风想珂佩:指风传佩珂的声音。古代官宦人家的子弟常佩有玉佩,称“珂珮”。
耿耿:形容心情不平静,忧虑重重的样子。
揽衣:撩起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