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远江南信,先标水部诗。
名花真创见,帝力本无时。
香挟湘兰发,清含塞角吹。
仙家惭幻术,官阁动吟思。
何事蝉号露,偏欣雀啅枝。
金飙从劲厉,玉树独华滋。
骤讶园丁报,将谋驿使驰。
生荑差足拟,雕叶未为奇。
姑射神如下,孤山鹤也疑。
白华宜晰补,黄落失骚悲。
积素临枫岸,飞英堕槿篱。
催妆殊早计,赴陇异恒期。
冷艳山堪许,幽芳众岂知。
冰壶舒夜蕊,黍谷变春姿。
调鼎徵天瑞,濡翰共谱之。
中秋朱太常园梅花盛开诗以纪异
注释:在中秋节,朱太常的园子里,梅花盛开了。
赏析:这首诗是朱厚熜为朱太常的园子中的梅花而作。朱厚熜在诗中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大远江南信,先标水部诗。
注释:远远地从江边传来消息,首先标榜的是杜甫的水部诗。
赏析:这首诗是朱厚熜对江南地区的赞美之作。他通过提到杜甫的水部诗,表达了自己对江南地区的向往之情。同时,他也提到了水部诗的名篇,进一步强调了江南地区的文化地位。
名花真创见,帝力本无时。
注释:真是创见啊,皇帝的力量是无处不在的。
赏析:这首诗是朱厚熜对皇帝力量的赞美之词。他通过提到“名花”和“帝力”,表达了自己对皇帝力量的认可和赞扬。同时,他也提到了皇帝的力量是无处不在的,进一步强调了皇帝的权力。
香挟湘兰发,清含塞角吹。
注释:香气挟带着湘兰的气息散发开来,清新的气息充满了塞角的风。
赏析:这首诗是朱厚熜对梅花香气的赞美之词。他通过提到“湘兰”和“塞角”,表达了自己对梅花香气的喜爱。同时,他也描述了梅花的清新气息,进一步展现了梅花的美丽。
仙家惭幻术,官阁动吟思。
注释:仙人都感到惊奇,因为这种幻术是如此奇妙。官员们被这景色所吸引,纷纷吟诗赞叹。
赏析:这首诗是朱厚熜对梅花之美的赞美之词。他通过提到“仙家”和“官阁”,表达了自己对梅花之美的认可和欣赏。同时,他也描绘了官员们被这景色所吸引,纷纷吟诗赞叹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梅花的魅力。
何事蝉号露,偏欣雀啅枝。
注释:为什么蝉会叫呢?因为它喜欢在枝头欢唱;而麻雀则更加开心地啄食着树枝上的果实。
赏析:这首诗是朱厚熜对动物行为的描述之作。他通过描绘蝉和雀的行为,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他也通过对这些动物行为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之情。
金飙从劲厉,玉树独华滋。
注释:金风呼啸,强劲而有力;而玉树则独自茂盛,散发出浓郁的芬芳。
赏析:这首诗是朱厚熜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之作。他通过描述金风和玉树的景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丰富。同时,他也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骤讶园丁报,将谋驿使驰。
注释:突然听到园丁报告说,有驿使要来。
赏析:这首诗是朱厚熜对驿使到来的描写之作。他通过描述园丁的报告和驿使的到来,展现了秋天的忙碌和热闹。同时,他也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喜悦和期待之情。
生荑差足拟,雕叶未为奇。
注释:生长的嫩芽可以勉强用来比喻,但雕琢的叶子并不奇特。
赏析:这首诗是朱厚熜对秋天景色的观察和描述之作。他通过描绘生长的嫩芽和雕琢的叶子,展现了秋天的自然美。同时,他也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赞美和欣赏之情。
姑射神如下,孤山鹤也疑。
注释:姑射山上的神祗如此高洁,连孤山的白鹤也显得如此幽雅。
赏析:这首诗是朱厚熜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作。他通过描绘姑射山上的神祗和孤山的白鹤,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和神秘。同时,他也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喜爱之情。
白华宜晰补,黄落失骚悲。
注释:白色的花朵适合用明亮的东西来点缀,而黄色的落叶却让人感到悲伤。
赏析:这首诗是朱厚熜对秋天景色的观察和描述之作。他通过描绘白色的花朵和黄色的落叶,展现了秋天的变化和美感。同时,他也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思考和感悟之情。
积素临枫岸,飞英堕槿篱。
注释:积累的露水降临在枫树旁的河边,飘落的花瓣落在蔷薇花篱笆上。
赏析:这首诗是朱厚熜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之作。他通过描绘枫树旁边的露水和蔷薇花篱笆上的花瓣,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诗意。同时,他也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催妆殊早计,赴陇异恒期。
注释:化妆用的香料催促得如此之快,前往陇地的计划也与众不同。
赏析:这首诗是朱厚熜对化妆香料的赞美之作。他通过描绘香料催促化妆的过程和前往陇地的计划,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变化。同时,他也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之情。
冷艳山堪许,幽芳众岂知。
冰壶舒夜蕊,黍谷变春姿。
赏析:这首诗是朱厚熜对梅花的独特之处的赞美之作。他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展现了梅花的高雅和纯洁。同时,他也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珍视之情。
调鼎征天瑞,濡翰共谱之。
注释:调和鼎器以祈求天赐祥瑞,挥毫泼墨共同谱写美好的篇章。
赏析:这首诗是朱厚熜对文人雅集的描述之作。他通过描绘文人雅集的场景和活动,展现了文人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同时,他也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文人雅集的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