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蘋两岸起秋风,十里苍烟夕照中。
箫鼓江干来复往,桥南独立看冥鸿。

【注释】

①萧鼓:古代军中乐器,此处代指军乐。江干:江边。冥鸿:即“大雁”,古人常将孤雁比作失群的鸟儿,故用此词称大雁。②白蘋(pín):一种生于水边的草本植物。

【译文】

我站在江边远眺,只见两岸长满白蘋的沙洲上,秋风正吹拂着。远处江面上升起一片浓重的烟雾,夕阳的余辉映照着它。江边不时传来阵阵箫鼓声,这是从东到西、从北向南来往不停的。我独自站在桥南,仰头观看天空中飞翔的大雁。

【赏析】

首句写景,诗人立足江岸,放眼望去,只见江面上飘来飘去的荻苇,随风起伏,宛如一片白色的苹花;江面上,一层层薄雾,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十分浓重,犹如一幅淡墨泼就的水墨画。第二句抒情,诗人站在江边,望着那滚滚江水和迷蒙的薄雾,不由地联想到了人生旅途的艰辛与坎坷。这两句是说,在江边,我遥望那苍茫的烟波,不禁感慨万分: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第三、四句写诗人的所思所感。“箫鼓”二字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军营附近。“江干”二字表明了诗人所在的方位。诗人伫立桥头,目送大雁排成人字形飞向远方,心中无限感慨。“独立看冥鸿”一句,既是诗人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高洁人格的体现。诗人远离尘嚣,置身江边,面对茫茫苍茫的烟波江面和归雁排成的队形,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浩大的愁绪。诗人伫立桥头,久久凝视着大雁飞行的方向,直到它们消逝在天际,诗人才依依不舍地转身离去。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寥廓苍茫的秋日景色为背景,抒写了自己在战乱中的忧思之情。全诗意境雄浑,感情深沉。

名家点评

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王嗣奭云:此诗当于《登鹳雀楼》诗中参看,盖取其意气豪迈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