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擢巍科立要津,复承恩命倅南闽。
寸心清夺冰壶月,一气嘘回寒谷春。
辽海不堪仙鹤去,棠阴空见碧苔新。
黎元借寇今无地,惆怅西风泪满巾。
解析与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一位名叫丁通判的官员的怀念之作。以下是对每一句的具体分析和赏析:
- “早擢巍科立要津,复承恩命倅南闽。寸心清夺冰壶月,一气嘘回寒谷春。”
- “早擢巍科立要津”:这里指的是丁通判早年科举成功,官至要职。
- “复承恩命倅南闽”:丁通判又被朝廷委以重任,去南方(可能是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任职。
- 注释:“冰壶月”和“寒谷春”都是象征性地描述丁通判的品格和影响。前者比喻其清明如冰壶(古代一种用来盛水的玉器),后者形容其能将寒冷之地转变为温暖春天的景象。
- “辽海不堪仙鹤去,棠阴空见碧苔新。”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丁通判离别的哀伤。“辽海”代指北方边疆地区,“仙鹤”常用来象征高洁或美好事物,而“去”则表示离去。“棠阴”是指树木的阴凉部分,这里可能指代某种特定的树,如柳树,因为柳叶常绿而被称为“青阴”。
- 注释: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丁通判离去后留下的空缺和遗憾。
- “黎元借寇今无地,惆怅西风泪满巾。”
- “黎元”通常指老百姓或国家百姓,这里暗喻丁通判的离去使人民失去了依靠。“今无地”意味着现在没有地方可以寻求帮助。
- “西风”在中国文化中往往与感伤、离别有关。“泪满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为思念丁通判而流泪的情景。
- 注释:通过这种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丁通判离去带来的影响的深切感受和哀悼。
总结: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怀念之作。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丁通判的敬仰和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悼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