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半掩夜方深,独坐空庭自在吟。
菊影重重侵碧槛,风声飒飒起疏林。
愁怀尽付三杯酒,逸兴都归一曲琴。
尘世劳劳俱是客,不须对景独伤心。
【注释】
柴门:简陋的门户。
空庭:没有人影的庭院。
菊影重重:菊花的影子重重叠叠,遮满了窗户。
碧槛:青绿色的窗棂。
风声飒飒:风声呼呼作响。
三杯酒:泛指酒,也指酒中的欢乐。
逸兴:超凡脱俗的兴致,即诗兴。
尘世劳劳:人世间烦扰忙碌。
客:此处作动词用,指游子。
【赏析】
此为七律体七绝。全诗写秋夜独坐吟咏,以“愁怀”和“逸兴”自遣自乐,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首联点明时间与环境。深夜,诗人独自坐在空寂无人的庭院里,自在地吟诵着诗文,享受着宁静的夜晚时光。
颔联描绘了院内景致与气氛。透过窗户,可以见到层层叠叠的菊花影子,它们映衬在青绿色的窗棂上;一阵秋风掠过,树叶发出飒飒声响,从疏林中传来阵阵风声。
颈联表达了诗人的情怀与志向。他将所有烦恼都寄托在酒杯之中,将所有的诗意都寄托在琴曲之上。诗人通过喝酒来忘却忧愁,通过弹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尾联则转向现实,指出诗人虽然身处尘世,却并不感到孤单和悲伤。因为诗人明白,无论身处何方,都是过客,不必过于在意眼前的风景和遭遇。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感悟和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