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瓮浇蔬手自携,汉阴老圃是吾师。
灵扃春意长无恙,世路机心总不知。
狡兔谩劳三穴巧,痴鸠甘守一巢危。
愿公且未投簪去,坐镇民风息险巇。

【注释】

题:写。陈太守,即陈尧咨。陈尧咨在南都做官时,曾作《抱瓮亭》诗,因而得名。陈尧咨是宋太宗时的名臣,曾任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许国公。他为人正直,刚直不阿,敢于直谏;又精于诗文,善书法,工绘画。他的《题陈太守抱瓮亭》一诗就反映了他的性格与思想境界。

瓦瓮:瓦制的水缸。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有“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句。陶渊明的陶家是种菜为业的,所以此处说“蔬”。

汉阴:指汉阴县,今属陕西洋县,是古代著名隐士姜尚故里。老圃:指姜尚的后代子孙。这里借指陈尧咨的老师。

灵扃:指陈尧咨的书房。扃,锁也。机心:机巧之心,指世路机巧的心机。

狡兔:狡猾的兔子,比喻有小聪明的人。三窟:三处藏身之所。这里指奸险小人。三穴巧:指狡兔挖洞设阱。

痴鸠:呆头呆脑的斑鸠,这里比喻老实厚道的人。一巢危:指痴鸠筑窝只一个洞穴,十分简陋危险。这里暗讽那些奸诈小人。

投簪:抛掉帽子,表示辞职。投,弃也。去:离开。

坐镇:坐镇一方,治理一方。民风:民俗风尚。息险巇:消除祸患。息,消除;险巇,指奸邪。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陈尧咨写的一篇颂扬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韵律整齐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首联“瓦瓮浇蔬手自携,汉阴老圃是吾师”,赞美了陈尧咨的清贫和淡泊名利的精神。陈尧咨家境贫寒,自己动手用瓦罐浇菜,过着隐居生活。他谦虚谨慎、淡泊名利的品质值得称道。

颔联“灵扃春意长无恙,世路机心总不知”歌颂陈尧咨的品德操守。陈尧咨在仕途上虽然一帆风顺,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没有沾染半点世俗之气。他的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颈联“狡兔谩劳三穴巧,痴鸠甘守一巢危”讽刺了那些奸诈小人。狡兔挖洞设阱,企图逃脱天网;而痴鸠却甘愿待在一个简陋的洞穴里,任凭风吹雨打。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奸诈小人的丑态,让人忍俊不禁。

尾联“愿公且未投簪去,坐镇民风息险巇”祝愿陈尧咨继续担任重任,为民造福。这里的“公”指的是陈尧咨,投簪是指辞去官职,坐镇民风指的是治理好一方百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陈尧咨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能继续为百姓着想,为国家出力。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富有哲理和诗意。它以赞美陈尧咨的品德操守为主线,通过对比奸诈小人的形象来揭示作者的观点。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对人民的关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