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颔如山蜕骨余,散曹日与列仙居。
新知总入逃禅酒,往事都成解梦书。
身外姓名空自缚,年来容鬓定何如。
长安雨后西山近,疲马安于四望车。
【注释】
次韵答江进之见赠: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以对仗和用典为特点,表现诗人与友人交往的情深意切。
簿颔如山蜕骨余:指人到了晚年,形容人老了。
散曹:散职闲居。
列仙:指神仙。
新知总入逃禅酒:意思是说新交的朋友都成了酒肉朋友。
解梦书:即《庄子·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用来比喻人生虚幻无定。
身外姓名空自缚:意为名和利都是束缚人的东西,身外之物,不必太过执着。
年来:今年或近年来。
疲马安于四望车:意思是说,即使是疲惫不堪的老马,也能找到它所喜欢的归宿。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应友人之邀而写,表达了作者在晚年仍保持着对友人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名利看淡的态度。
第一句“簿颔如山蜕骨余”,用一个“蜕”字,形象地描绘了人到晚年的形象,仿佛是一只老龟脱掉壳,留下嶙峋的背脊,形象生动。
第二句“散曹日与列仙居”,用“列仙”二字,将诗人与友人比作神仙,可见两人关系亲密,彼此敬重。
第三、四句“新知总入逃禅酒,往事都成解梦书”,用“逃禅”和“解梦”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新知和新事都如同酒一样让人沉醉,而过去的一切都如梦一场,不值得留恋。
第五、六句“身外姓名空自缚,年来容鬓定何如”,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名利的看法,认为身外之物都是束缚,而人的青春易逝,不如及时行乐,享受当下。
最后一句“长安雨后西山近,疲马安于四望车”,用“疲马”喻指自己,表达了即使年纪已大,但依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安然自得。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