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无奈客中愁,聊述长歌歌一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分析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结构及语言特点,最后还要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等进行理解。“相思无奈客中愁”意思是:因为思念之情无法排遣而感到无可奈何,在客居他乡的忧愁之中。“聊述长歌歌一再”意思是:姑且把一首长歌吟咏一遍。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舟入蔡河怀徐幼文”意思是:我乘坐船只渡过了蔡河水,心中怀念着徐幼文。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从整首诗来看,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写自己渡水过河时思念友人徐幼文。“舟入蔡河怀徐幼文”一句中的“入”、“怀”、“徐”、“幼文”四个字都是关键性的字眼,“入”、“怀”字写出了作者的行动;“徐”、“幼文”则写出了作者要思念的对象。
【答案】
示例: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五言绝句。此诗通过船行至蔡河边而怀想友人徐幼文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与惆怅。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颔联抒发了游子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颈联用拟人手法表现了自己渡水过河时思念友人徐幼文,尾联点题,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以舟行过蔡河水为线索,通过对舟行、望水、怀友等动作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因漂泊在外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感。
译文:
游子驾船渡河到了蔡河岸边,心中惦念着老朋友徐幼文。
游子的心里满是离愁别绪,只好再唱一次那首长歌。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乘船过江,到蔡河边时,想起远方的友人徐幼文,于是写了这首诗。
诗的前两句写景:“舟入蔡河怀徐幼文”,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诗人此时的感受——思友之情。“舟入”说明游子的船已停泊在岸边,“蔡河”即黄河,“舟入”又见游子之“渡”。游子在渡口,面对黄河,自然会想到远在洛阳的朋友徐幼文。“怀”字既指诗人内心所怀,又指诗人对友人徐幼文的思念之情。“无奈”是说由于有“怀”,便产生了“客中愁”。“客中愁”就是客居异乡所产生的愁苦之情。“客中”一词,点明游子身在异乡的境况,同时暗示其因思念友人而产生愁情的原因。“无奈”是说由于有“客中愁”,才产生了这种无奈的情绪。“无奈”二字将游子那种因思念友人而引起的愁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句写情:“聊述长歌歌一再”,游子为了排遣心中的“客中愁”,便唱起了长歌,并且重复了好几遍。这里,“歌”指歌唱。诗人通过唱《长歌》,来排遣自己的愁苦情绪,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一再”即一次又一次,表明诗人反复唱诵长歌的次数之多。一个“再”字,既写出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也表现出游子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这首诗构思精巧,语言朴素自然。前两句写景叙事,情景交融,后两句抒情写意,直抒胸臆。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客观事物以主观情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巧妙地将“舟”“入”“怀”“徐幼文”“再”这些词语串联起来,不仅使全诗浑然一体,而且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句所蕴含的情感,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