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邻夜从军,西邻晓上官。
一为死别愁,一为知己欢。
欢者承新恩,拂拭头上冠。
愁者嘱妻孥,结束跨下鞍。
悲欢何不同,一危复一安。
黄尘障东华,平地生波澜。
朝荣夕赐死,转盼异暑寒。
寄语承恩人,莫叹从军难。

【注释】

东邻、西邻:邻居。从军:参军。西邻晓上官:指妻子早晨去官,丈夫晚上去从军。一为死别愁:一个要与对方永别。一为知己欢:一个要去为国家建功立业。

承新恩:接受朝廷的新恩。拂拭头上冠:擦去帽子上的尘土表示辞行。结:结束,收拾。下鞍:卸下马鞍,准备出发。

悲欢何不同,一危复一安:悲喜之情,各不相同,一个处于危急境地,另一个却平安无事。

黄尘障东华,平地生波澜:黄尘遮蔽了东方的京城,平地上出现了波澜。

朝荣夕赐死,转盼异暑寒:早晨受宠,晚上就死;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心情如过四季。

寄语承恩人,莫叹从军难:告诉那些得到皇上厚恩的人,不要因为要从军而感叹难过。

【赏析】

这首《感怀》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的一组七言绝句组诗,共有八首,其中前四首写战乱中百姓的生活,后四首则主要抒写诗人自己从军的感慨和忧虑。此作就是其中的第四首,全诗通过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对将士们英勇杀敌、忠君报国的赞扬,表达了诗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

第一联“东邻夜从军,西邻晓上官。”写诗人的邻居们各自在不同的时间去参军,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东边的邻居夜里就要去参军了,西边的邻居早上就去上任了。这一联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当时战乱时期人民的悲惨生活。

第二联“一为死别愁,一为知己欢。”诗人以两个鲜明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一个是要与对方永别,一个是要去为国家建功立业。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担忧,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第三联“欢者承新恩,拂拭头上冠。”欢庆之人受到皇帝的恩惠,他们擦拭着帽子上的尘土,表示辞行。这句诗写出了战士们对国家和人民深厚的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担忧。

第四联“愁者嘱妻孥,结束跨下鞍。悲欢何不同,一危复一安。”忧愁的人们向妻子儿女叮嘱道:“你们要照顾好自己,等我胜利归来再相见。”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关切,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担忧,认为战争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

第五联“黄尘障东华,平地生波澜。”用“黄尘”和“波澜”这两个词语来形容战争给大地带来的影响。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大地带来的创伤,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担忧和忧虑。

第六联“朝荣夕赐死,转盼异暑寒。”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将士们白天备受宠爱,夜晚却可能被赐死。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将士们的忠诚和勇敢,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担忧和忧虑。

第七联“寄语承恩人,莫叹从军难。”诗人鼓励那些得到皇上厚恩的人不要因为要从军而感叹难过。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关注,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对将士们英勇杀敌、忠君报国的赞扬,表达了诗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揭示了战争对人民的巨大伤害和对国家的威胁,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