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拂挥仍集,微躯亦羽翰。
点将书格涴,吸得砚池乾。
落耳声何杂,穿帷首复丹。
祛除云有术,未若上高寒。
逐句释义及注释:
- 棕拂挥仍集,微躯亦羽翰。
- 释义:在棕毛的拂动下,苍蝇仍然聚集,即使微小的身躯也像是翅膀一般飞翔。
- 注释:“棕拂”指棕榈叶的拂动,“挥”是挥动的动作,“仍集”表示尽管动作,但苍蝇并未远离;“微躯亦羽翰”中的“羽翰”通常用来形容鸟的翅膀,此处比喻苍蝇的飞行。
- 点将书格涴,吸得砚池乾。
- 释义:苍蝇落在砚台(书写工具)上玷污了墨迹,吸尽了砚中的墨水,导致砚池干涸。
- 注释:“点将书格”指的是砚台上用来磨墨的笔筒或砚格,“涴”意味着弄脏或玷污,“吸得砚池乾”形象地描述了苍蝇吸食墨汁直至砚水干涸的场景。
- 落耳声何杂,穿帷首复丹。
- 释义:苍蝇落下时发出的声音听起来杂乱无章,而它们穿过帷幕后又重新飞回头部,颜色恢复了原本的红润。
- 注释:“落耳声”指的是苍蝇落下时的声音,“何杂”表达了声音杂乱无章的状态,“穿帷首复丹”描绘了苍蝇穿过帷幔后恢复红色的情景。
- 祛除云有术,未若上高寒。
- 释义:去除苍蝇的方法有很多,但没有一种方法比得上直接将其置于高处更为有效。
- 注释:“祛除”指的是除去苍蝇,“云有术”暗示有多种方法,“未若上高寒”中“上高寒”可能是指将苍蝇置于高处,因为高处环境冷,苍蝇不易存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苍蝇的特点和行为,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昆虫的观察入微和对自然现象的敏锐感受。诗中的苍蝇既是被描述的对象,也是引发联想的象征,如“吸得砚池乾”暗示了昆虫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而“未若上高寒”则展示了作者认为更高处更能有效地控制苍蝇的策略思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苍蝇及其习性的理解,同时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