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林萧寺北山隅,曾是精庐隐昔儒。
书带草生移钜野,篆文江绕接巴渝。
吟诗云合峰头碧,点易霞留洞口朱。
何日放舟偕丽泽,红泉石蹬足斟㪺。
译文
净林萧寺北山隅,曾是精庐隐昔儒。
书带草生移钜野,篆文江绕接巴渝。
吟诗云合峰头碧,点易霞留洞口朱。
何日放舟偕丽泽,红泉石蹬足斟㪺。
注释
- 净林萧寺北山隅:净林萧寺位于北方的山角,这里指的是一处宁静且僻静的佛教寺院。
- 曾是精庐隐昔儒:这里的“精庐”是指学者隐居的地方,”昔儒”则表示过去的儒学大师。
- 书带草生移钜野:书带草是一种生长在南方地区的植物,此处提到它生长于北方的巨野地区,暗示了某种转变或变迁。
- 篆文江绕接巴渝:篆文是古代的书法形式,而“巴渝”是地名,此处描述江流绕过这两个地方的情景。
- 吟诗云合峰头碧:在这里,诗人吟咏诗歌,云彩与绿色的山峰融合,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点易霞留洞口朱:这里的“点易”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者事件,“霞留”则表示夕阳下的景色,而“洞口朱”可能是指红色的山洞口。
- 何日放舟偕丽泽: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某人一起乘船出游的愿望。
- 红泉石蹬足斟㪺:红泉是指红色的泉水,石蹬是台阶的意思,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个美丽的地方,可以让人在那里休息、放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