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棹山阴未拟回,酒酣乘兴更登台。
苍藤古木浑无语,曾见繁华几主来。
【注释】:
八月十六日游水头
放棹山阴未拟回,酒酣乘兴更登台。
苍藤古木浑无语,曾见繁华几主来。
译文:
八月十六日游玩水头
放船到山阴去,还没想好回来,就又乘着酒兴登上了高台。
苍老的藤和古老的木没有说话,曾经看见过几代皇帝来此游玩。
赏析:
《八月十六日游水头》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元和五年(800年)九月十五日所作的一篇游记诗,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游览水头的经历,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首两句“放棹山阴未拟回,酒酣乘兴更登台。”描绘了作者在山阴游玩的心情。他放下船桨,准备回到山阴,但心中却充满了欢乐之情,因此决定再登上高台欣赏美景。这种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后两句“苍藤古木浑无语,曾见繁华几主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阴的景象。苍老的藤和古老的木仿佛都在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它们见证了无数的帝王将相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然而,这些繁华的遗迹如今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片荒凉。这两句通过对苍老的藤和古老的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繁华的怀念。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在山阴游玩的经历,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