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沦千载,正声代以微。
鹰隼乏翰采,雉晕无高飞。
有鸟来西极,羽群实所稀。
风穴吸沆瀣,天池濯毛衣。
翙翙千仞翔,郁郁九苞辉。
君才文苑凤,隼雉焉能希。
梧枯醴泉渴,日暮恒苦饥。
何时逢天老,驾言玄扈归。

【注释】

1.大雅:指《诗经》。沦:沉没。千载:一千年;代:代替。微:衰微。

2.鹰隼:指猛禽,也比喻有才能的人。乏:缺乏。翰采:文采。雉晕:指野鸡。无高飞:没有高远的志向。

3.西极:西方之极。羽群:鸟类羽毛聚集的地方。实:实在。稀:稀少。

4.风穴:指风洞。吸沆瀣:饮露水。沆瀣,露水名。天池:天池,神话中日、月二神洗浴的玉池,这里泛指清冷之地。濯:洗涤。毛衣:鸟的绒毛。

5.翙(xù):鸟鸣声。翔:飞翔。郁郁:茂盛的样子。九苞:九种花,即牡丹、芍药等。辉:光明。

6.君才:您的才华。文苑凤:指您如凤凰一般文采斐然。隼雉:指您如隼和雉一样有才德。焉能希:怎么能比得上呢?

7.梧枯:梧桐树枯萎。醴泉:甘美的泉水。渴:干涸。日暮:傍晚。恒苦饥:常常感到饥饿。

8.玄扈:黑色相间的长尾鹰,古代传说中的神禽。归:归来。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借鹦鹉来写张愈光的才能与品德,寄托了作者对他才华出众、品德高尚的赞美之情。全诗八句,可分为三组,前三句为第一组,后四句为第二组,最后两句为第三组。前两组以“大雅”“正声”起兴,以“鹰隼”、“雉晕”、“羽群”作喻,描写出诗人所要赞扬的对象——一位有才华且德行高尚的人物形象。最后一组用“君才文苑凤”总括了前面的内容,用“隼雉焉能希”表达了自己对这位人物的无限钦羡之情。整首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构思巧妙,寓意深刻,语言生动形象,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