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女伴碧江濆,蓪草花簪茜草裙。西舍东邻同夜烛,吹笙打鼓赛朝云。

【解析】

这是一首描绘民间风俗的诗歌,全诗通过写女子的服饰、发式、饰品以及歌舞娱乐生活来反映当时社会生活。

红妆女伴碧江濆(fén):红妆女伴着碧绿波光在江边。濆(fén):水岸。蓪草花簪茜草裙(chī cǎo huán):用青蓪草做花簪,以茜草染裙。蓪草:一种香草。

西舍东邻同夜烛:西边邻居和东边的邻居一同点着蜡烛。

吹笙打鼓赛朝云:一边吹笙一边敲鼓,比赛谁更像早晨的彩霞。

赏析:

“红妆女伴碧江濆”,首句点明时间是晚上,地点在江边,女伴都是年轻姑娘,她们穿着美丽的衣裙,打扮得非常漂亮,在月光下泛着微光,美丽动人。“蓪草花簪茜草裙”,这两句写女子们头上插着青蓪草的花簪,身上披着茜草染成的裙子。“蓪草”是一种香草,这里用来象征女主人公的贞洁之美;“茜草”是一种草本植物,茜草裙象征着姑娘们的美艳与青春。“碧江濆”写出了江水的碧绿,也写出了夜色的宁静,更突出了女子的美丽。

“西舍东邻同夜烛,吹笙打鼓赛朝云。”这句中,“西舍”、“东邻”指代男女双方住处的方位,表明了双方的邻近关系。“同夜烛”指的是他们一起点上了灯火。“朝云”出自《楚辞·九歌·湘夫人》,原意是说早晨云彩的形状,后来被用来比喻女子。这里的“赛朝云”是指女子们一边吹笙一边敲鼓,比赛谁更像早晨的云彩,既表现了女子们的才艺,又表达了男子对女主人公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外貌、服饰、发髻、饰品以及歌舞活动的描述,将一个美丽、活泼、聪慧的女子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整首诗语言清新优美,富有音乐美感,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