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门郁葱葱,北山佳气浓。
不见邵平瓜,见此金芙蓉。
芙蓉历冰霜,秀色射埤海。
谓彼贞心人,素履长不改。
我祖廊庙材,早没随蒿蓬。
大母矢靡忒,白首甘所终。
时平共钟鼎,世乱逐戎马。
缅怀东陵侯,哀歌泪盈把。

【注释】

郁葱:茂盛繁密。北山:指华山,位于陕西渭南华阴市。邵平瓜:西汉初年,淮阳人邵平以种瓜为业,曾被封为“商山四皓”之一的赤松子。后来他失意下狱,种的瓜也无人买,只好在长安城东门种瓜。后用“不见邵平瓜”来比喻世事变迁之快。金芙蓉:即金芙蓉花,一种植物的花。历:经历。射:照耀。埤(pí):水边低湿之地。贞心人:守正不阿的人。素履长不改:语出《庄子•外物》:“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定宣和,隐针而削其同。所画者,鹔鸃、鴳鸅、鵙、鸱、雉、蜃、鹌鹑、鵄。”宋元君曰:“予欲以传国后世子孙,可乎?” 工师对曰:“可。 问其故,曰:“良画,难状难写也。此似曾见,然得自然之所资,关中于天地,是数之所不能处也。夫神龙一蛇蟠于上,若存若亡;蛟蚈、黄𬯎、蜼𩪛、鰅鶸,若存若亡;狐白鼠首,非是也。狂马、騕袅、駃騠、騊駼,亦若是。野马也,尘埃也,麋鹿也,鱼鳖也,与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借描写华山的自然景色和华山脚下的居民生活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兴亡的关注之情。

首联两句写华山高耸入云,景色壮丽。“郁葱”一词既形容山色青翠葱茏,又形容草木茂密,形象地写出了华山的雄伟壮丽;“北山佳气浓”一句点出了华山的地理位置,并突出了华山山势的高大峻峭。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华山雄奇秀丽的天然景色,更通过“北”字突出了华山在中国地理上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颔联两句从侧面描写华山脚下的景色。“不见邵平瓜,见此金芙蓉”,意思是说现在看不到邵平瓜了,但看到了金芙蓉一样的华山。“金芙蓉”是指华山的峰峦,它犹如一朵盛开的大芙蓉花,美不胜收。这一联既赞美了华山的美丽,又表达了对邵平的思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颈联两句进一步描绘华山的美景。“芙蓉历冰霜,秀色射埤海”,意思是说芙蓉花经历了冰霜严寒仍然绽放着美丽的花朵,它的秀色映照着整个江河湖海。这两句诗既赞美了华山不畏艰难困苦,依然傲然挺立的精神风貌,又表达了诗人对山河壮丽、人民勤劳善良的赞美之情。

尾联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担忧。“谓彼贞心人,素履长不改”,意思是说那些守正不阿的人,他们的品行始终如一,不会改变。“世乱逐戎马”,意思是说在乱世中,人们只能跟着军队打仗,失去了往日的安宁生活。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忧虑,又反映了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生活。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华山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