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载逢元日,悠悠燕冀间。
河山双鬓短,风雨一灯闲。
凤沼随恩泽,龙墀整佩环。
辞家长素食,真愧紫宸班。
元日
四载逢元日,悠悠燕冀间。
河山双鬓短,风雨一灯闲。
凤沼随恩泽,龙墀整佩环。
辞家长素食,真愧紫宸班。
注释:
- 四载逢元日: 四年后迎来了新年。
- 悠悠燕冀间: 在燕冀之间(今河北省一带),时间过得很慢。
- 河山双鬓短: 指年华已逝,岁月不饶人,双鬓变白。
- 风雨一灯闲: 在风雨中,一盏灯静静地燃着,象征着孤独和寂寞。
- 凤沼随恩泽: 跟随皇帝的恩泽,进入皇宫担任官职。
- 龙墀整佩环: 穿着华丽的官服,佩戴着各种饰品。
- 辞家长素食: 辞去了家中的素食生活,可能是指官场上的应酬。
- 真愧紫宸班: 深感惭愧,因为自己只是普通的官员。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可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岁月变迁、身份变化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辛酸。
首两句“四载逢元日,悠悠燕冀间”,描绘了诗人在元日这个重要节日时的感受。诗人通过“四载”这个词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而“元日”则暗示了新的一年的到来,这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怀旧和感伤的氛围。
“河山双鬓短,风雨一灯闲”,诗人用“河山”和“双鬓短”来形容自己的衰老,以及在“风雨一灯闲”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寂寞。这些意象都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两句“凤沼随恩泽,龙墀整佩环”,则展现了诗人进入官场后的得意和荣耀。然而,“辞家长素食”却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最后一句“真愧紫宸班”,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地位的自卑和自责。整首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诗人在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来展现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