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茶山子,吴讴播粤民。
檐声才入夜,野色尽成春。
水渐浮舟阔,花堪对酒频。
向来雩祷切,天果不遗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范成大是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被誉为“晚唐体”。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喜雨次陈茶山韵二首(一)
    吾爱茶山子,吴讴播粤民。(吾热爱茶山之子,吴地的歌声传遍粤民。)
    檐声才入夜,野色尽成春。(屋檐的声音刚刚进入夜晚,田野的景色已经化作春天。)
    水渐浮舟阔,花堪对酒频。(水渐渐浮起船身变宽,花儿足以配酒频频享用。)
    向来雩祷切,天果不遗人。(以往祈雨祷告很迫切,上天果然没有遗漏人们。)

  • (二)
    吾爱茶山子,吴讴播粤民。(吾热爱茶山之子,吴地的歌声传遍粤民。)
    檐声才入夜,野色尽成春。(屋檐的声音刚刚进入夜晚,田野的景色已经化作春天。)
    水渐浮舟阔,花堪对酒频。(水渐渐浮起船身变宽,花儿足以配酒频频享用。)
    向来雩祷切,天果不遗人。(以往祈雨祷告很迫切,上天果然没有遗漏人们。)

赏析: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南方某处游览时所作,他以轻松愉悦的语气描述了茶山和当地人民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描绘雨后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

第一联”吾爱茶山子,吴讴播粤民。”表达了作者对茶山的喜爱以及吴地音乐的传播给粤民带来的影响。”吴讴”指的是江南地区的民间歌曲或民谣,”播粤民”则表明这些歌曲已经传遍了广东地区。

第二联”檐声才入夜,野色尽成春。”描绘了雨过天晴后的景象,屋檐滴下的雨水声音刚一入夜便消失,而原本显得有些萧索的田野在春雨的滋润下变得生机勃勃。这句诗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喜爱和赞美。

第三联”水渐浮舟阔,花堪对酒频。”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景色,水面上漂浮着的小船因雨后水位上涨而显得更加宽敞,花儿盛开,与美酒相得益彰,让人忍不住想要频繁地品尝美酒。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最后一句”向来雩祷切,天果不遗人。”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祈雨祷告的深切感受,他认为上天并没有遗忘那些虔诚祈祷的人们,而是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回报。这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人性的肯定。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