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听旧雨,人日见新晴。
万户笙歌沸,千山紫翠明。
和风匀柳色,淑气入莺声。
所喜青阳动,休嗟白发生。
【注释】
①人日:农历正月初一日,古人以“人”为中和、阴阳平衡之意。
②霁:雨止天晴。
③万户:泛指众多人家,形容声势浩大。
④莺声:黄鹂的叫声。
⑤青阳:春天的阳光。
⑥白发生:指头发花白,年岁已高。
⑦“所喜”二句:指天气转暖,春光明媚;人到老年也该高兴,不必因衰老而忧伤。
⑧中和:阴阳平衡,即天地万物都和谐融洽。
【译文】
王春听到久违的雨声,正月初见晴朗的天气。
千万户人家笙歌声起,千山万岭景色明丽。
春风和煦吹绿了柳条,温暖宜人的气候使黄莺啼唱。
我内心的喜悦是因为大地回暖,不必因人到老而忧伤惆怅。
【赏析】
《人日雨霁出门志喜》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此诗写初逢人日时的喜悦心情,全篇语言平易流畅,清新明快,意境明朗,富有生活气息,是一首具有民歌风味的抒情短章。
首联“人日雨霁出门志喜”,点明题旨,交待时令和心情。人日,即人的生日。古人以“人日”为一年之始,所以称“元日”。雨霁,雨停天晴。雨后初晴,人们欢欣地走出家门,去迎接新春。这里用一个“见”字,就使人感到一种喜悦的气氛。“志喜”,是说怀着欣喜的心情。
次联“万户笙歌沸,千山紫翠明”,写出门所见。家家户户,一片笙簧乐器之声,热闹非凡,这是一派欢乐的景象;层层叠叠的青山绿水,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显得格外绚丽多姿。这里着一“见”字,便使人觉得这景色十分美好动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图画之中。
三联“和风匀柳色,淑气入莺声”,写出门时的所见所闻。“和风”,暖和的风。“匀柳色”,指春风把柳枝吹得婀娜多姿。“淑气”,即温和的风,也指温暖的春气。“入莺声”,指暖风吹来,黄莺啼鸣的声音也更加悦耳动听。这两句对仗工整,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末联“所喜青阳动,休嗟白发生”,抒发作者的感情。“所喜”,喜欢。“青阳”,春天的阳光。“动”,指阳光普照大地。“白发生”,指头发变白。“休嗟”,不要哀伤。“白发生”,是说头发白了,到了这个年龄。但这里的“发白”,并不是指人老了头发自然变白,而是说人生易逝,光阴似箭,应该珍惜青春年华,莫让时光白白流逝。这里运用对比手法,与开头的“见新晴”相呼应,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结尾二句是全诗的精警之处,既表达了作者对青春年华逝去的惋惜之情,又表现出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开朗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