睥睨鸦啼向古台,台前斑竹自花开。
水通湘浦萦如带,山近苍梧翠作堆。
嘉乐也知非野合,倦勤何事复南来。
鸾舆虎旅传消息,心折江城画角哀。
【注释】
九成台: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是南朝宋文帝时所建。次章:指次韵。提学:官名,明代于省、府设提学使司以督率学校。王师发金陵:即王师北伐。金陵:指南京。“睥睨”句:形容乌鸦啼叫时斜视的样子。“自开”句:斑竹开花,故有此说。
水通湘浦萦如带,山近苍梧翠作堆:湘浦,即湘水。相传屈原投江后,楚国人哀其不返,遂将船桨插在岸边作为标记,后人称为汨罗江或湘江。“嘉乐”句:嘉乐即《诗经》中的《周南·关雎》,原为民间情歌,后被用作夫妇之间的定情之词。《周南·汉广》:汉水广大无边无际,而我的志向却无法达到。此句用其意以言自己有志未酬。野合:野合之欢,指男女间的苟合。倦勤句:《尚书大传》曰:“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此句意为自己虽欲努力工作,无奈天命所归,不能有所作为。鸾舆虎旅:指帝王的车驾和随从的军队。鸾舆,指帝王的车子;虎旅,指随从的勇士。此句谓天子出行,军队浩荡,旌旗蔽空,声势显赫。
心折江城画角哀:画角,古代军中吹奏的一种乐器,声音悠扬悲凉。江城,指南京。此言自己听到画角之声,心中十分伤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罢官回乡路过南京时的感怀之作。
诗的前两句写景,点明地点和时间。“睥睨鸦啼”是说乌鸦鸣叫时斜着眼睛看人。“台前斑竹”是说在古台上看到斑竹开花。“水通湘浦”一句是说水路与湘水相连,“萦如带”是说湘水蜿蜒曲折,好像一条带子。“山近苍梧”一句是说山上树木葱茏,好似堆积的翠色山丘。这两句都是写南京一带的自然景色。
诗的第三、四两句写人物活动和心情。“嘉乐也知非野合”是说《周南·汉广》中所说的“汉广无涯”,而自己的志向却无从实现。“倦勤何事复南来”是说自己虽然想有所作为,但是命运多舛,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诗的第六两句写帝王出行的场景。“鸾舆虎旅”是指皇帝的车子和随行的勇士。“传消息”是说他们在路上传递消息。“心折江城画角哀”是说自己听到画角的声音,感到心中十分伤感。这一句是全诗的重点。
整首诗通过对南京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国家大事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