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关炎岭奋霓旌,谁道平胡竟不成。
三户有人消楚恨,八公无险慑秦兵。
魂随精卫填南海,碧化苌弘向北平。
正气到今凝不散,年年花鸟自江城。
【注释】
间关:形容声音凄婉,这里指文山的忠诚。炎岭:指五坡岭,在今江西吉安境内。奋霓旌:指文天祥被俘后,在狱中写下《正气歌》,其词义是挥笔如飞,意气风发。“谁道”两句:意思是谁说文天祥不能收复失地呢?平胡:平定胡虏,指消灭敌人。三户:相传春秋时,楚国亡国后,有伍子胥、申包胥二人率吴、越两国之军灭了楚国。秦兵:秦桧主和金人,曾派张俊、李显忠等领兵入川,进犯四川,但被岳飞所败。八公:传说晋朝时期,司马徽曾对友人说:“高山安可仰?”后来人们用“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形容十分紧张害怕的状态。碧化苌弘向北平:传说周朝时期,苌弘为了救周灵王而被周景王杀害后化作碧血,他的精魂化为鸟飞到北方,据说他死后化作了一只鸟,这种鸟就是现在所说的布谷鸟。“正气”两句:意思是文天祥至死没有屈服的浩然正气,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正气:正大光明的精神。凝不散:永不消散。江城:即江陵,现在的湖北荆门,当时是南宋的都城。
【赏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文天祥的事迹为题材,歌颂了他的爱国精神以及他的崇高品质。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文天祥被俘后英勇不屈、誓死抗敌的壮烈情景。最后四句赞扬了文天祥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宏大、感情深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