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梧竹弄新晴,天畔登楼眼倍明。
湘水碧连云梦渚,粤山青近永阳城。
三春物色怜多病,万里驱驰笑此生。
忽忆玉河垂柳径,紫宸朝罢听流莺。

永州楼上春望

萧萧梧竹弄新晴,天畔登楼眼倍明。

湘水碧连云梦渚,粤山青近永阳城。

三春物色怜多病,万里驱驰笑此生。

忽忆玉河垂柳径,紫宸朝罢听流莺。

注释:

(1)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地区。

(2)萧萧:风声。梧竹:梧桐和竹子,这里指永州一带的景物。

(3)新晴:刚下过雨,天放晴。

(4)天畔:天际。

(5)眼倍明:眼睛因远眺而感到更加明亮。倍,加倍,超过。

(6)湘水:湘江,流经湖南境内。

(7)云梦渚:地名,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附近。

(8)粤山:广东山。

(9)三春物色:三春,指初春、仲春、晚春三个季节。物色,景物。

(10)怜多病:怜悯自己身患疾病。

(11)万里:万里路,指远离家乡在外奔走。

(12)驱驰:奔走,这里指宦游。

(13)忽忆:忽然想起了什么。

(14)玉河:指京城中的昆明湖,即玉渊潭。垂柳径,是京城中有名的风景名胜区。

(15)紫宸:皇宫正门的名称。朝罢,退朝后。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所作。《唐才子传》说他“性豪侈”,《旧唐书》说他“性贪溺于王涯、贾耽之党,纵酒狎妓,日沉饮不醒”。这首诗就是他任永州司马时所作,当时他正遭受贬谪。诗写于永州楼上,是作者对永州风光的描写。全诗以景起兴,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清新流畅,富有民歌风味;用典贴切,含蓄蕴藉。

首联写登上永州楼上远眺所见到的景色。首句写登楼所见,次句写登楼之感。“梧竹”两句描绘出一幅明媚秀丽的画面:翠绿的江边新雨初歇的梧竹树丛中传来阵阵悦耳的鸟鸣声,使远处的高楼显得更显高峻;碧绿清澈的湘江水波荡漾,与云梦泽相接,连绵起伏的粤山青翠欲滴,耸立在永阳县南面,遥相呼应。

颔联写眺望远景所感受到的景色。“三春”三句,从时间方面着笔,点明时节为春天。这四句话写诗人因久病在身,身体欠佳而心情抑郁苦闷,但想到家乡美好的春光就不由得产生愉悦之情,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咏起美妙的歌谣。

颈联写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三春物色”二句,从空间方面着笔.写眼前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自己却因病久困,身不能至其境中,只能空怀惆怅,徒叹人生苦短。“怜多病”,既是说自己有病,同时也是说自己被贬永州,处境艰难;“万里驱驰”四字概括了自己宦游生涯的艰辛,也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诗人此时虽身陷逆境,但依然胸怀大志,希望建功立业,一展抱负,所以仍能自得其乐,放声高歌。

尾联写诗人回到现实,想到家乡昆明池上美丽的柳荫小道,以及那幽静雅致的御花园里清脆悦耳的鸟儿啼声,不禁想起皇帝退朝后在御花园里听到这些声音的情景,从而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

全诗写得清新自然,韵味无穷,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