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云自绕滦河曲,燕树遥连汉苑斜。
彩鹢独依河畔柳,新莺应到苑中花。
三朝礼乐开青琐,万里冠裳拥翠华。
去去沧江回首地,太平歌颂落烟霞。

【注释】

丁亥:农历正月初一。

朔云(shuò yún):初生的云。

绕滦河曲:流经河北省的唐山市。

燕树遥连汉苑斜:在汉文帝刘恒时,把燕国故地分为两个郡,燕县和涿郡并称“燕”,所以这里用“燕树”比喻。

彩鹢(yì):彩色画的鹢(音yè)舟。

苑中花:指上林苑中的花。

三朝:指元旦、冬至、腊八三大节气。

青琐:皇宫门上的铜锁或铜环,因以“青琐”代指宫殿。

沧江:指黄河。

太平歌颂:歌颂国家太平盛世的歌曲。

【赏析】

《丁亥元日》(即丁亥年正月初一日)是唐末诗人罗隐于公元908年(五代时期)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新年伊始,人们庆祝新春佳节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之情。

首联写景。首句“朔云自绕滦河曲”,点出节日时间,“朔云”,初生的云;“自绕”二字生动形象。次句“燕树遥连汉苑斜”,描绘的是京城长安郊外,春意盎然,景色宜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颔联写物候。“彩鹢独依河畔柳,新莺应到苑中花。”彩鹢是古代一种彩色装饰的船,此处借喻皇帝所乘之车;河畔柳枝摇曳生姿,莺儿啼鸣着飞向盛开的花卉。

颈联写喜庆。“三朝礼乐开青琐,万里冠裳拥翠华。”三朝即元旦、冬至、腊八节,这三个节气都与皇家有关,因此称“三朝”;“青琐”指皇宫大门的铜环,“冠裳”是指官员的礼服,“翠华”是皇帝的仪仗。这两句的意思是:在这三个吉祥的节日里,皇帝都要举行盛大的礼仪和庆典活动。

尾联抒情。尾联“去去沧江回首地,太平歌颂落烟霞”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尾联中的“沧江”,指的是黄河;“烟霞”则指天空中飘浮的云彩。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站在黄河岸边,回望故乡,心中充满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