骀荡春光满隐窝,放狂判到鬓双皤。
柳条色映青丝骑,柏叶杯翻白纻歌。
莺燕不嫌三径僻,风烟偏在五陵多。
年来无地寻花胜,世道应随东逝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人日和陈天游韵”
- 解释: 这是诗的开头,提到了“人日”,即农历新年,而“陈天游”则是一个名字或别称。这里的“和”表示作者与陈天游共同创作了这首诗。
第二句:
“骀荡春光满隐窝”
- 解释: 春天的气息充满了隐居的生活。
- 关键词注释: “骀荡”形容春风和顺、温暖。
第三句:
“放狂判到鬓双皤”
- 解释: 放纵自己的情感,可能会让人的头发变白。
- 关键词注释: “放狂”指放纵情感。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可能因为过度的快乐或放纵而导致自己过早地变老。
第四句:
“柳条色映青丝骑”
- 解释: 柳树的颜色映衬着绿色的发丝,像是骑着青丝马(古代的一种坐骑)。
- 关键词注释: “青丝骑”是对古代贵族骑马的描绘。
第五句:
“柏叶杯翻白纻歌”
- 解释: 柏叶酒中倒出的是白纻的歌声。
- 关键词注释: “柏叶杯”是一种用柏树叶浸泡制成的酒。
- 赏析: 这句描绘了宴会上欢乐的场景,人们畅饮柏叶酒,欣赏白纻歌。
第六句:
“莺燕不嫌三径僻”
- 解释: 鸟儿们并不嫌弃这三条小径的偏僻。
- 关键词注释: “莺燕”指的是小鸟。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即使环境较为偏僻,也能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第七句:
“风烟偏在五陵多”
- 解释: 风烟特别多的地方往往在长安的五陵地区。
- 关键词注释: “五陵”指的是长安附近的五个陵墓区域。
- 赏析: 这句反映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关注,以及对这些地点风烟之美的赞赏。
第八句:
“年来无地寻花胜”
- 解释: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没有地方去寻找比这个更好的景色。
- 关键词注释: “花胜”指的是最美的花朵或者最美丽的景色。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对过去时光无法复返的感慨。
第九句:
“世道应随东逝波”
- 解释: 世间的变迁应该像东流的水一样不可阻挡。
- 关键词注释: “东逝波”指的是向东流逝的水,比喻时间的流逝。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有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意味。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景色、人物活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