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初开玉历长,朱衣皤发映朝阳。
休兵自昔沾周宴,击壤于今贡越裳。
华月未临仙掌露,东风初度御炉香。
夜来冷觉钧天梦,惟喜王春遍万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元日偶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1. 甲子初开玉历长
  • 注释:“甲子”指农历新年的第一天。“玉历”指的是新年开始的日历,即新的一年。“长”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推移。
  • 赏析:首句点明了时间,描绘了新年伊始的景象。
  1. 朱衣皤发映朝阳
  • 注释:“朱衣”通常指古代官员的衣服颜色,这里特指官员。“皤发”形容头发花白。“朝阳”指的是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 赏析: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了新年官员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样子,迎接新的开始。
  1. 休兵自昔沾周宴,击壤于今贡越裳
  • 注释:“休兵”意指停止战争。“周宴”可能是指古代周朝的一种宴享活动。“越裳”是指古代对远方国家的一种称呼,可能是对邻国或友好国家的敬称。
  • 赏析:此句表达了和平与繁荣的愿望,希望战争不再,人们能够享受和平的生活,并对外展示友好的姿态。
  1. 华月未临仙掌露,东风初度御炉香
  • 注释:“华月”指的是皎洁的月亮。“仙掌露”可能是指在仙境中仙人的手掌上有露水,这里比喻月亮的美丽和清澈。“御炉香”可能是指皇宫中使用的香炉中燃起的香料。
  • 赏析:这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美景,月光如洗,御炉中的香料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1. 夜来冷觉钧天梦,惟喜王春遍万方
  • 注释:“钧天”指的是天空极高之处,常用来形容帝王居住的地方。“王春”可能是指帝王的春天,也指春天的到来。“惟喜”表示喜悦之意。
  • 赏析: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悦之情,认为春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机,使得整个国家都充满了活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新年的景象,从官员们的新装到和平的氛围,再到夜晚的美景,最后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是一首典型的宋诗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