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鸟久不至,鲁叟悲道穷。
谁从双井上,手自种梧桐。

诗句翻译:凤鸟长久不来,鲁地老头儿悲哀道行穷尽。

注释:黄佐(1490-1566年),字才伯,世称“泰泉先生”,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正德辛巳(1521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佥事、广西学政,因母病辞官归家。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翰林编修兼左春坊左司谏。不久,晋侍读掌南京翰林院,擢南京国子祭酒。历官至少詹事兼翰林学士,为忌者劾罢,弃官归养,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著有《论学书》《论说》《东廓语录》《乐典》及《泰泉集》等。其著作凡39种,数百卷外,还纂《广东通志》70卷、《广西通志》60卷、《广州府志》70卷等。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作者情感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双井梧桐的小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同时,诗人也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译文:
凤鸟已经很久没有飞回来了,鲁地的老人因此感到悲叹自己的道路已经穷尽。是谁从双井上走来,亲自种下了梧桐树。

黄佐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他以凤鸟的缺席为引子,引出了鲁地老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道路的感慨。接着,他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双井上的梧桐树,以及那些默默无闻、默默奉献的人们。这些人物形象生动而鲜明,他们的行为和精神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它不仅展示了黄佐高超的艺术才华,也传递出他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人性的深深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