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桧霭深秋,苍霞烂不收。
霜髯临玉涧,秀色带昆丘。
拂槛光风入,萦窗璧月留。
恍然江海上,飞跃有灵虬。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 丛桧霭深秋,苍霞烂不收。
- 注释: 丛生的桧树在深秋时被雾气笼罩,如同深秋的景色一样难以捉摸。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气息。诗人通过“丛生”和“霭深秋”两个词语,表达了桧树生长在秋天的意境,同时用“苍霞烂不收”来形容这种景色的不可捕捉,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
- 霜髯临玉涧,秀色带昆丘。
- 注释: 霜白色的胡须出现在清澈如玉的山涧边,美丽的景色仿佛连着昆仑山脉。
- 赏析: 这里的“霜髯”和“玉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后者则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而“秀色带昆丘”则进一步突出了美景与昆仑山脉之间的联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 拂槛光风入,萦窗璧月留。
- 注释: 风吹过栏杆,带来光线进来;月光从窗户间流连不去。
- 赏析: “拂槛光风入”和“萦窗璧月留”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拂槛”和“萦窗”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了光影在物体上流动的情景。同时,“光风入”和“璧月留”也体现了诗人观察入微的功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 恍然江海上,飞跃有灵虬。
- 注释: 突然之间,仿佛置身于江河之上,有灵龙在飞翔。
- 赏析: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高潮,诗人以“恍然”一词开头,表达了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将人带入到了一个虚幻的世界。而“灵虬”则象征着神龙,寓意着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品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诗歌中还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哲理思考,使得整首诗既有艺术美感,又有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