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盖龙丘阳,投辖鹤台阴。
泰泉閟真源,乘秋可高寻。
烟萝开野酌,寒翠生衣襟。
采蒲历窈窕,怀菊经崎嵚。
安期与崔公,千载同素心。
云螭一以驾,碧山苔藓深。
松风如有情,飋飋瑶华音。
因之抚元化,庶以求吾忱。
于穆谅在兹,鱼鸟自飞沉。
晤言得真筌,万象居然森。
白驹倏难絷,伫望空遥岑。

【注释】

  1. 龙丘阳:指地名,在今山东济南市。投辖鹤台:指名胜古迹,在今江苏沛县南。
  2. 泰泉:指名胜古迹,在今山东济南市。閟真源:指名胜古迹。乘秋可高寻:登高远望。
  3. 烟萝:指山中的云雾。野酌:指野外的饮酒。寒翠:指山林中的青绿色。生衣襟:使衣服显得凉爽。采蒲:指采摘蒲草。历窈窕:指经过曲折的道路。怀菊经崎嵚(kē qín): 指采摘菊花。崎嵚:山势高低不平。
  4. 安期:传说中的仙人居住地。与崔公:指传说中的仙人安期先生和唐代宰相崔沔。
  5. 云螭(chī):指云中神物。驾:驾驭。碧山:指泰山。苔藓深:苔藓长满。
  6. 松风:指松树的风声。有情:好像有情感。飋飋(xì):风吹动的样子。瑶华音:像瑶瑟的美妙声音。
  7. 抚元化:指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庶:希望。求吾忱(chén):希望得到自己的心愿。
  8. 于穆:敬辞,表示对某人或某物的崇敬。谅:确实。鱼鸟自飞沉:比喻自己随遇而安,不受外界影响。
  9. 晤言:指交谈。得真筌(quán):得到真谛。真筌:真正的道理。
  10. 万象居然森:万物的景象分明可见,如同在眼前。
  11. 白驹:指骏马。倏(shū):忽然。难絷(zhí):难以束缚。伫望:长时间地盼望。
    【赏析】
    《泰泉纪游次京兆陈公韵》,作者不详。此诗为诗人游览济南大明湖一带时所做,是一首描写景物的五律。首联写诗人来到济南后的第一印象,颔联写诗人登上高楼眺望济南城郊的景色,颈联写诗人在野外饮酒赏景,尾联写诗人与友人畅谈至深夜。全诗描绘济南大明湖及其周围风光,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神仙的思想感情。
    首联“飞盖龙丘阳,投辖鹤台阴”,起笔即写济南的地理位置。“飞盖”指高官显贵的车马,此处暗指济南城西的大明湖,“龙丘阳”指济南城南面的龙王庙,“投辖”是投宿的意思。《汉书·东方朔传》载:“朔尝从上入苑中,有兽从东来,朔乃跪向避之,已而见上,上曰:‘有人乎?’朔应曰‘有。’”颜师古注引应劭说:“投辖者,欲有所止宿也。”这里用“投辖”,意谓停车歇息。“龙丘”、“鹤台”二句的意思是:我乘坐着高官们的车马到济南来了,在龙王庙歇脚投宿,又到鹤台游玩。“投辖”二字,点明了诗人的身分地位。
    第二联“泰泉閟真源,乘秋可高寻”,承首联而来。“泰泉”——指泉水清洌甘醇的大明湖,“閟真源”——指泉水发源于泰山,“真源”是指泰山,“乘秋”指秋季,“高寻”意思是登高远望。这两句的意思是:大明湖水清澈甘甜,它源自泰山,登上大明湖,可以高瞻远瞩。“閟真源”,既表明了诗人对泰山的仰慕,又表现了他对泉水清洌甘醇的喜爱。
    第三联“烟萝开野酌,寒翠生衣襟”,“烟萝”指茂密的树林,“野酌”即野外饮酒,“寒翠”指山林中的青绿色,“生衣襟”使衣服显得凉爽。这两句的意思是:茂密的树林中,我们打开窗户,一边品茗,一边赏景;山林中的青绿色让人感到清凉,让衣物也变得凉爽宜人。
    第四联“采蒲历窈窕,怀菊经崎嵚”,“采蒲”即采摘蒲草,“历窈窕”即经过曲折的道路,“怀菊”指采摘菊花,“经崎嵚”即经过崎岖不平的道路。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在茂密的树林里采集蒲草,经过曲折的道路来到菊花丛中采摘菊花,山路崎岖使人心情舒畅,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诗经·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朱熹集传:“行,道也。此言行道中,思其人如怀。”这两句以采摘菊花比喻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五联“安期与崔公,千载同素心”,安期先生是传说中的仙人,姓李,名耳,字伯阳,号扶摇上士,东汉时期的方士。崔公即崔沔,唐玄宗时的宰相之一。这两句的意思是:安期先生和崔公都是千年前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千载同素心”是说他们两千多年前就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彼此之间的友谊就像白色的丝绸一样纯洁无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第六联“云螭一以驾,碧山苔藓深”,云螭是天上的神物,传说中能驾御风云的神兽。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边有云螭在驾御风云,山上的苔藓生长茂盛,覆盖着山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七联“松风如有情,飋飋瑶华音”,松树的风吹过水面,好像有情感似的,发出优美的音乐声。这两句的意思是:松树的风吹过水面,好像有情感似的,发出优美的音乐声。这两句以风声比喻音乐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八联“因之抚元化,庶以求吾忱”,因之:因此,由于;抚:顺应;元化: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求:追求;吾忱:我的愿望。这两句的意思是:我顺应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希望我的心愿得以实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第九联“于穆谅在兹,鱼鸟自飞沉”,于穆:对天的敬语;谅:确实;兹:这里;鱼鸟自飞沉:比喻自己随遇而安,不受外界影响。《尚书·洪范》:“曰初一日五行始于水,水曰润下。”孔颖达疏:“润下者,言水之润泽下流也。”郑玄笺:“水所以润下者,养物使之生也。”孔颖达疏:“润者润泽之义,下者向下之位也。”孔颖达疏:“润谓雨露,下谓泉流也。”陆德明释文:“润,本又作润下。”《礼记·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周易·系辞上》:“夫子曰:‘知止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yuò)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鸭群翔集而射之,鹏翼若垂天之云。海水澄澈而能见底。于是焉,鹏极而盘旋焉,浮游无所依。适究其乐也。”“海人有好沤鸟者……适究其乐也”。《列子·汤问》:庄子家贫,往贷粟于监河侯。《徐无鬼》: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聘之。“渔父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史记·留侯世家》:“留侯还,未至门,舍人相与谏曰:‘臣闻足下将客杀人而去,臣不忍君于杀人之行。’留侯闻之,喟然叹曰:‘嗟呼!起兵发怒,至气绝而汗出不出,臣羞见此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汉文帝时,张释之为廷尉。有贵戚群臣为人公主请谒为郎者数百人。”《史记·魏公子列传》:“赵平原君使宾客待客于国邸。时毛公、薛公两贤相坐庭中,设九宾以召平原君。”《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齐桓公与蔡姬会于葵丘,管仲送之曰:“妾不才,不能佐君料理齐国朝政。”《左传·宣公十三年》:郑穆公遣使告鲁庄公:“寡人愿与君王为兄弟。”
    第十联“晤言得真筌,万象居然森”,晤言:谈话;真筌:真正的道理;万象:万物的景象;居然:竟然,果然;森:茂盛的样子。《周易·系辞上》:“易有圣人之心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