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殷地扬尘起,小车轧轧鸣不已。
苍凉似是长安日,呜咽元非陇头水。
玉辇南行筑将台,九重宫阙何崔嵬。
卢沟桥上阑干曲,不似行人肠九回。
晓发卢沟望京城有感
大车扬起尘土,扬起尘土。小车轧轧作响。
苍凉的景色像是长安,呜咽的声音不是陇头的水流。
玉辇向南筑将台,九重宫阙何崔嵬。
卢沟桥上栏杆曲折,不似行人肠九回。
注释:
- 大车:指载满货物的大车,象征繁忙的商队。殷:浓重。
- 小车:指载着人的小型车辆,象征往来的行人。轧轧:声音,此处形容车轮滚动的声音。
- 苍凉:荒凉冷清的景象。是:像。长安:指唐代的都城长安。
- 呜咽:形容声音悲切,如水声般悠扬。元:原本、原来。
- 玉辇:古代帝王的坐驾,这里指皇帝乘坐的车驾。南行:向南行驶。筑将台:修筑要塞或堡垒。
- 九重:指皇宫,九重天一般高。宫阙:宫殿。崔嵬(cuīwéi):高大的样子。
-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长河上的一座石拱桥,为古时通往北京的重要通道之一。阑干曲:栏杆弯曲曲折。肠九回:形容心情复杂,如同绕了九个弯儿。
赏析:
《晓发卢沟望京城有感》是一首描写作者早晨从卢沟桥出发去京城途中所见景色和所感之情的诗歌。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沿途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象,通过对比和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忧虑以及个人对故乡的思念。
首句“大车殷地扬尘起,小车轧轧鸣不已。”描绘了一幅繁忙的市集景象,大车的尘土飞扬和小车的轮辘声不断响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既体现了当时交通的繁荣,也透露出一丝凄凉。
第二句“苍凉似是长安日,呜咽元非陇头水。”则转入对长安城的描写,用“苍凉”来形容京城的萧条景象,而“呜咽”则暗指流水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第三句“玉辇南行筑将台,九重宫阙何崔嵬。”进一步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场景,强调了皇权的威严,而“九重宫阙”则暗示了宫廷的复杂与深邃。
最后一句“卢沟桥上阑干曲,不似行人肠九回。”则是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卢沟桥上曲折的栏杆让作者想起了内心的痛苦与纠结,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感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