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前古槐谁所植,藤萝到天云覆地。
磊落似是英雄姿,扶持讵识神明意。
父老相传百岁馀,共瞻羽葆听笙竽。
森森不数月中桂,历历还同天上榆。
离奇葱茜真堪忆,主人久作瀛洲客。
梦里花黄桂水秋,望中云净湘山碧。
当时燕坐凝妙香,卷帘对尔清昼长。
萧瑟恍闻雷雨入,夭矫欲逐蛟龙翔。
鹓池亦有当时树,不是当时旧游处。
金莲夜自九霄归,玉佩晨从三殿去。
遂令函夏歌时雍,植槐种德将无同。
花开叶脱自时序,太虚无语昭玄功。
更闻来使传消息,苍苍不老当年色。
白鹿贞松只自长,青牛文梓宁论直。
槐乎槐乎无与伦,力排摇落开鸿钧。
在昔海棕逢杜甫,尚欲移栽向北宸。

这首诗是明代黄佐的《厅前槐树歌为少傅蒋公赋》,诗中描绘了厅前的古槐树以及蒋公的历史背景,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自然的赞美。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和分析:

  1. 诗的字面意义:厅前的古槐是谁所植?藤萝覆盖到天空,仿佛云层般笼罩。这棵树磊落如英雄,扶持它的人却无法理解其真正的神明意图。
  2.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父老相传百岁时,人们共聚一堂,瞻仰蒋公的羽葆听笙竽。这象征着历史的传承和对先贤的敬仰。
  3. 自然美的象征:树木茂盛,高大挺拔,犹如月中的桂树,天空中的榆树。这种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赞美。
  4. 人物的感慨:蒋公作为主人,长久以来如同在瀛洲(传说中的仙岛)上居住。这种描写表达了对蒋公高洁品质的赞美。
  5. 梦境与现实的交融:梦中的花黄如桂花,秋水般的清澈;望中的云净如湘山碧绿。这种对比描绘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美好与真实之间的深刻认识。
  6. 历史的回响:当时燕坐,听到妙香四溢;卷帘对视,享受清昼长长。这里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了历史氛围的浓厚和历史的回响。
  7. 环境的描写:萧瑟的声音仿佛雷雨,夭矫的姿态似乎要追逐蛟龙。这种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8. 文化的传承与象征:鹓池也有蒋公当年的旧游处,金莲夜自九霄归,玉佩晨从三殿去。这里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蒋公的影响力。
  9. 时间的流转与变迁:遂令函夏歌时雍,植槐种德将无同。花开叶脱自时序,太虚无语昭玄功。更闻来使传消息,苍苍不老当年色。这里的描述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思考。
  10. 自然的永恒与不变:白鹿贞松只自长,青牛文梓宁论直。槐乎槐乎无与伦,力排摇落开鸿钧。在昔海棕逢杜甫,尚欲移栽向北宸。这里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这首诗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而且通过具体的形象和场景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和谐共存。通过对诗的深入解读,读者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诗句,还能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和自然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