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当离象魏悬,丽谯高望更巍然。
黄霾倏噎三春雨,赤焰频惊四月天。
雉堞千盘依燕雀,翚飞一炬落蜿蜒。
村官指点营城日,圣主端居光宅年。

【译文】

皇帝的儿子离开象魏城悬挂的宫旗,丽谯楼上高高的望台更显得巍然屹立。黄霾忽然像噎住一样的春雨,赤色火焰频频地惊扰四月天的天气。雉堞千盘依着燕雀,飞鸟成群在蜿蜒的城墙上盘旋飞翔。村官指点营建城的日期,圣主端坐在光辉灿烂的宅第里。

【注释】

帝子:皇帝的儿子。象魏悬:古代悬挂在宫中的旗帜,象征天子之权。丽谯:古时宫殿上的楼阁。

黄霾:黄色尘土和云雾。三春雨:农历三月的雨水。赤焰:红色的火焰。燕雀:燕子与麻雀。翚(hui):一种大雕。

雉堞(zhi dia矮壁):城上方形的短墙。光宅:指皇帝所居之处。

赏析:

此诗为登临之作,作者通过写景抒发了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前二句写登高所见,后六句则由登高见景生发感想。“帝子”四句,先写登临所见之景,后写因登临而引起的感情变化。“帝子”两句,点出诗人是皇帝之子这一身份,并以象魏、丽谯等物来映衬,写出了皇城中的高耸入云的楼台,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黄霾”两句,诗人从登高望远的角度出发,描绘了春天的阴霾天气给京城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暗寓了对国家形势的担忧。“雉堞”两句,以燕雀和大雕的飞翔比喻京城中人们议论纷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村官”两句,诗人将镜头转向了乡村,通过描写乡村官员指挥筑城的繁忙景象,反映了当时朝廷大兴土木的情况,从而引发了诗人对国事的深思。最后两句,诗人回到皇宫,通过对圣主端坐于光宅之年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与信心。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情眷恋,也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