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春波暖,承恩泛彩舟。
轻盈兰棹发,荡漾玉虹流。
帘影移宫树,茶香出御瓯。
此中多胜景,况是从宸游。
诗句解析:
- “赐游万岁山诗十首” - 这一句表明了诗的标题,即作者在万岁山(可能指北京的景山)上的游览之作,共十首。
- “太液春波暖” - “太液”通常指代皇宫中的湖泊,如昆明湖或北海的琼华岛。这里的“暖”字暗示了春天的温暖气候。
- “承恩泛彩舟” - “承恩”表达了因皇帝的恩典而有机会游览,“泛彩舟”则是乘坐彩绘的船只在水面上游玩。
- “轻盈兰棹发” - “兰棹”指的是用兰花装饰的船桨,这里形容小船划行时轻盈而有节奏。
- “荡漾玉虹流” - “玉虹”通常指的是彩虹,这里的用法可能是比喻水面的波光粼粼,如同彩虹一般美丽。
- “帘影移宫树” - “宫树”可能指的是宫殿附近的树木,而“帘影”则指透过帘幔投射的影子,二者结合描绘了一种宁静的画面。
- “茶香出御瓯” - “御瓯”是皇家用的茶碗,这里提到茶香四溢,可能是因为有茶会或品茗的场景。
- “此中多胜景” - 这个句子总结了整个游览过程中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和氛围。
- “况是从宸游” - “从宸游”意味着跟随皇上的出游,强调了这次游览的重要性和荣耀。
译文:
在温暖的太液池中泛舟游玩,享受着皇帝的恩泽与宠幸。
小船轻巧地行驶,带着优雅的动作,水面上泛起层层波纹。
透过轻纱帷幔映入眼帘的是宫中的树木,它们静静地生长着;
茶香袅袅升起,来自那精美的御用茶壶里。
在这美丽的环境中,我们欣赏到了无数的美景,
更不用说,这是跟随君王的出游,是多么尊贵的体验。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皇帝在万岁山(今景山)上的游乐活动。通过“赐游万岁山诗十首”这个标题可以推测这是一次皇家的游赏活动。诗人详细描述了船只在春日湖水中泛行的景致,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美好感受。从“承恩泛彩舟”到“此中多胜景”,再到“况是从宸游”,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喜悦和满足,也反映了对皇恩浩荡和皇家游历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一种高贵、优雅且充满诗意的生活状态,是中国古代宫廷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