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去路迢迢,王事驱驰岂惮遥。
几处雕题通象郡,千年铜柱过龙标。
山城雨歇蛮烟净,海市风清蜃气消。
莫道荒郊丛竹外,思明经古戴皇朝。

【注释】

大江南去路迢迢:大江南,即江南。迢迢,指距离远。王事,指国家大事;驱驰,奔波,忙碌。岂惮遥,不怕路途遥远。

几处雕题通象郡:几处,几个地方。雕题,传说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刻有花纹的头巾或额上饰物。通,通行,这里是“通往”之意。象郡,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千年铜柱过龙标:千年,形容时间久远;铜柱,指汉武帝在岭南设立的十三个郡的铜柱;龙标,指南海郡;过,通过。

山城雨歇蛮烟净,海市风清蜃气消:山城,指海南岛的琼州府城;雨歇,雨停;蛮烟,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瘴气弥漫的烟雾;净,消散;海市,指南海市;蜃气,指海市蜃楼;消,消失。

莫道荒郊丛竹外,思明经古戴皇朝:莫道,不要说;荒郊,荒野之地;丛竹,指茂密竹林;思明,唐玄宗年号(715—741);经,指经过;戴,是唐朝皇帝李旦的庙号,这里借指唐朝;皇朝,指唐朝。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名作。诗人在送别友人时写来抒发自己对国家的忧虑,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和良好祝愿。

首联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原因。首句说送别是在江南,这是由下文“王事驱驰岂惮遥”一句可知的;次句点明了送别的原因是王事,也就是国家大事,而自己则要“驱驰”在外,因此虽然路途遥远,但毫无怨言。这两句写出了送别的原因和时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两句写送别地的情况和特点。前一句说有几处地方与象郡相通,后一句写这些地方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两句都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而且都是以地名开头。这种写法不仅使诗句整齐和谐,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颈联两句写送别地的景色。首句写晴雨过后,山城的烟雾消散了;次句写南海市的蜃气消失了。这两句也是对偶的句子。

尾联两句表示祝愿之情。首句说不要说荒僻的地方还有竹子丛生,次句说要知道经过历史的检验唐朝还是值得怀念的。最后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鼓励,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