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流达巨海,拱木干云天。
谅此匪朝夕,滋长必有年。
杨生倜傥姿,卓卓怀高骞。
特达自有时,淬砺志益坚。
及兹官太学,出入偕英贤。
长养栋梁器,浚涤山中泉。
宏远方自此,奚容叹寒毡。

【注释】

(1) 杨弼学录:即杨弼,字子高,号南溪。北宋文学家、教育家,曾作《送杨弼序》。学录:官名,宋代为国子监博士的别称。南京:今江苏南京。

(2) 涓流:比喻小溪流水。巨海:指广阔的海洋。拱木:指高大的树木。干云天:指直插云天的大树。

(3) 谅此:岂是。匪:非也。朝夕:指短时期;旦夕、一时。滋长:增长成长。必有年:指有成长期。

(4) 杨生:杨弼,字子高,号南溪。倜傥姿:豪迈洒脱的气概。卓卓:卓越不凡的样子。怀高骞:胸怀高尚远大的志向。

(5) 特达:超群出众。时:时机,时机。淬砺:磨炼锻炼。志益坚:志向更加坚定。

(6) 及兹:到此时。官太学:在国子学当官。出人英贤:出入于有道德修养的人。英贤:才德出众的人。

(7) 浚涤:清除堵塞。山中泉:指深山中的泉水。比喻贤才。

(8) 宏远方自此:从此宏图大展。奚容:哪里值得。叹寒毡:感叹自己处境卑下,不能像别人一样高升。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友人杨弼赴任南京太学学正时所写的一篇勉励之辞。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并以此抒发对友人的祝愿与期许,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前程的美好期盼。

诗的前两句“涓流达巨海,拱木干云天”,以涓涓细流比喻人的才智和才能,以参天大树比喻一个人的抱负和理想,用“巨海”和“云天”来比喻一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可以超越时空、广博无垠。这两句话既写出了杨弼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特点,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殷切期望。

接下来的两句“谅此匪朝夕,滋长必有年”,则是诗人对朋友寄予的期望和祝愿。他认为,一个人的才能和品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磨炼才能逐渐显现出来。因此,他希望杨弼能够保持谦逊的态度,勤奋努力,不断追求进步。同时,他也期待着杨弼在未来的仕途中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接下来的两句“杨生倜傥姿,卓卓怀高骞”,则是对杨弼个性的描述。他认为杨弼有着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卓越的远大志向,这种性格使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同时,他也相信杨弼在未来的仕途中会有所建树,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两句“及兹官太学,出入偕英贤”。这是诗人对杨弼未来的展望。他认为杨弼将会在太学这个学术殿堂中深造学习,与那些有才德的人一起交流切磋,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他也相信杨弼将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整首诗通过描绘杨弼的才貌和个性,表达了诗人对他未来前途的祝福和期许。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人才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