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为客向并州,两见南山属暮秋。
宋玉多愁应有赋,梁王高兴几登楼。
炉烟孔雀新屏上,花气芙蓉别殿头。
今日赓歌樽酒里,瑶华岂少报应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题南山》。

诗句释义:

  1. “三年为客向并州,两见南山属暮秋。”
  • 三年为客向并州:这里的并州指的是今天的太原。王昌龄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作为客人在并州的生活和心情。并州是当时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政治中心之一。作为客人,他可能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繁忙和喧嚣,也体会到了作为外来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 两见南山属暮秋:南山指的是位于并州的山,这里指代的是王昌龄所生活的地理位置。”两见”意味着两次看到,而“南山”则特指并州附近的一座山。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诗人常常登高远眺、抒发情感的时刻。因此,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多次登上这座山,看着夕阳西下的景象,感受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1. “宋玉多愁应有赋,梁王高兴几登楼。”
  • 宋玉多愁应有赋:这句诗引用了古代文人宋玉的故事。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辞赋家,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文学才华著称。诗人通过提到宋玉,可能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这位文学大家相似,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忧郁和忧愁。
  • 梁王高兴几登楼:这里的梁王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汉景帝,他在位期间修建了许多高楼,以显示他的财富和权力。这句话可能是在用梁王的快乐生活来反衬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可能感到自己虽然拥有一定的地位和财富,但内心的快乐却是如此稀缺和难以触及。
  1. “炉烟孔雀新屏上,花气芙蓉别殿头。”
  • 炉烟孔雀新屏上: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炉烟袅袅升起,映照在孔雀羽毛上,形成了美丽的图案,这些图案就画在新屏风上。孔雀作为一种高贵的象征,常被用来装饰屏风,增添房间的华丽与优雅。这里的孔雀可能是从屏风上的图案中走出来的,象征着富贵和荣耀。
  • 花气芙蓉别殿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芙蓉花的香气在别殿(即皇家或贵族居住的地方)的顶部飘散出来。这句诗可能是在形容一种高雅、清丽的环境氛围,强调了芙蓉花的美丽和芬芳。同时,也可能是在暗示诗人所处的环境,暗示他虽然身处高位,但仍保持着一份清雅和脱俗的气质。
  1. “今日赓歌樽酒里,瑶华岂少报应刘。”
  • 今日赓歌樽酒里:这里的“赓歌”指的是诗歌唱诵的声音,与饮酒时的氛围相得益彰。诗人可能在宴会中高声吟诵着自己的作品,与朋友们一同享受美酒佳肴。这里的“赓歌”可能也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 瑶华岂少报应刘:瑶华是一种珍贵的香料,它不仅能够增添食物的香气,还能带来愉悦的心情。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一种乐观和自信,认为自己如同汉朝的名将韩信(字子房),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赏析:

这首诗是王昌龄对自己在并州生活的一种抒情写照。他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情感状态以及与友人共度的时光。同时,通过对古代文人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情感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风采,也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和开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