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希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题南山》。 诗句释义: 1. “三年为客向并州,两见南山属暮秋。” - 三年为客向并州:这里的并州指的是今天的太原。王昌龄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作为客人在并州的生活和心情。并州是当时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政治中心之一。作为客人,他可能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繁忙和喧嚣,也体会到了作为外来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 两见南山属暮秋:南山指的是位于并州的山
诗句释义 1 西路元戎看仗节,南宫词赋起明经。 - “西路元戎”指的是方兵备,是送别的对象,也是此次赴蜀的官员。“看仗节”表示他在出征时检阅军队。 - “南宫词赋”中的“南宫”指的是皇宫的东侧,“词赋”是指文才和诗作,这里指代杨芳洲的才能。 2. 天门初日余残雪,江国浮云伴使星。 - “天门初日”指的是天门山上早晨的阳光,“残雪”意味着山顶还有积雪。“江国浮云”形容长江两岸的云彩在浮动。
【注释】 萧森:萧条。象郡:即象州,今属广西。 杞人:传说中杞国有人怕天塌下来,常在城墙上挖洞,后来果然天塌了。后比喻庸人自扰或杞人忧天。 城临曲斗桄榔出:《汉书·地理志》:“桂林郡临郁林,郁林县北有桂山,西面百步,上有石室,号曰桂宫。”又:“桂林郡南接九嶷山,其北有石门,水道所出焉。桂林水出焉,东南流注于郁水上。”《太平寰宇记》引《潇湘记》云:“桂林郡有桄榔树。” 瘴疠:指瘴气、毒气。
诗句解读与译文 上党诸峰紫气通,迤南山色绕王宫。 - 上党诸峰紫气通: 描述的是上党地区群山中紫色的云雾缭绕,象征着吉祥和尊贵的气息。 - 迤南山色绕王宫: 描述的是山势绵延,山脉如同环绕着皇宫,给人一种壮观和庄严的感觉。 关城万井黄河壮,台阁三秋白露中。 - 关城万井黄河壮: 描绘的是关城周围众多的村落和井田,黄河的壮观景色。 - 台阁三秋白露中: 描述的是秋天时分,台阁在白露中的景象
【注释】 岱宗:泰山。谏议:谏官。镇远:即“镇夷”。 明堂:古代帝王议事、朝会的场所,此处指唐玄宗的大明宫。周王礼:指唐代皇帝举行大典时,诸侯、百官皆要参加,礼仪十分隆重,如同古时的天子之礼。宣室:汉代未央宫北宫有宣室阁,是皇帝接见臣僚、密谋国政的地方。贾谊:西汉文帝时期的贤相,曾上书建议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因遭排挤而谪居长沙。谏草:指贾谊所写关于改革的文章。亢世:指东汉末年,天下混乱
西路元戎看仗节,南宫词赋起明经。 天门初日余残雪,江国浮云伴使星。 乘兴还移浣溪棹,几时同过草玄亭。 生憎杨柳催春发,故向愁边却尽青
上党诸峰紫气通,迤南山色绕王宫。 关城万井黄河壮,台阁三秋白露中。 长日琴樽歌有杞,往时圭璧忆分桐。 最怜深谷岩前桂,信拂贤王殿上风
客风吹雨送萧森,行尽江南是桂林。 万死投荒明主惠,一封排闼杞人心。 城临曲斗桄榔出,花暗春山瘴疠深。 弹剑长歌倍怜汝,许身吾亦爱南金
明堂再续周王礼,宣室能容贾谊狂。 亢世有人还谏草,清时怜汝独遐荒。 龙吟镇泽千峰雨,雁度偏桥八月霜。 去住天涯各何意,长星犹在太微傍
廖希颜,明代著名诗人,字淑愚,号东雩,湖广茶陵人。他生于正德四年(1509年),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时期。廖希颜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有出众的才识和天资,深受家庭文化熏陶。在少年时代,他就显示出非凡的文学天赋,曾写有“门绕一湾水,家藏万卷书”的春联,得到家族的认可 。 他的仕途经历颇为丰富。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他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起初担任江西高安县知县。在任上,他整顿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