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山前百尺台,尉佗从此辟蒿莱。
开疆却藉任嚣力,归汉还凭陆贾才。
雁翅城连青嶂合,虎头门涌碧波回。
荒基此日惟秋草,不见当年凤辇来。

越王台

越秀山前百尺台,尉佗从此辟蒿莱。

开疆却藉任嚣力,归汉还凭陆贾才。

雁翅城连青嶂合,虎头门涌碧波回。

荒基此日惟秋草,不见当年凤辇来。

注释:

  1. 越秀山前百尺台:越秀山(今广州的白云山)前有一座高高的百尺楼台。
  2. 尉佗从此辟蒿莱:尉佗,即尉他,秦末汉初人,岭南地区的重要人物,曾在广州建立南越国。此处指尉佗在此建立了南越国,开始在这里开拓疆域。
  3. 开疆却藉任嚣力:开辟边疆时,依靠的是任嚣的力量。任嚣是西汉初年的一位名臣,曾任南海太守,治理了南海地区的混乱局面,为后来的汉朝稳定南方打下了基础。
  4. 归汉还凭陆贾才:在归顺汉朝后,依靠的是陆贾的才智。陆贾是西汉初年的著名谋士,曾在刘邦时期出使南越,成功说服尉他归降汉朝,对汉朝稳定岭南有着重大贡献。
  5. 雁翅城连青嶂合:形容城市像大雁翅膀一样伸展,与青山紧密相连。
  6. 虎头门涌碧波回:虎头门是指广州的城门,门前的河流波涛汹涌,如同猛虎般咆哮。
  7. 荒基此日惟秋草:昔日繁荣的地基如今只剩下秋天的野草。
  8. 不见当年凤辇来:昔日繁华的景象已经消失,不再可见当年皇帝的车队来此。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越秀山上的越王台,展现了岭南地区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和政治归属。诗中通过对尉佗、任嚣、陆贾等人的描述,展示了他们在岭南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和历史地位。同时,通过对越秀山、雁翅城、虎头门等地的描绘,展现了岭南地区自然风光的美丽和历史的沧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