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苍崖裂,银河一派流。
初疑庐阜晓,还忆石门秋。
练带何由泻,珠帘不可钩。
海风江月咏,应继谪仙游。

【注释】

千尺:指高峻的峭壁。苍崖裂:青色的悬崖如裂开了似的。银河一派流:形容江水奔流湍急,像银河一般地直泻而下。初疑庐阜晓,还忆石门秋:诗人起初怀疑是庐阜山的早晨景色,后来又想起在石门峡的秋景了。练带何由泻,珠帘不可钩:练带(瀑布的水帘)如何能从高处垂下呢?珠帘(瀑布)如何能从低处卷起呢? 海风江月咏,应继谪仙游:海风吹来,长江上的月亮也似乎在歌唱,仿佛是李白乘着长风破万里浪,继续他的游览。

【赏析】

此诗描写千尺峭壁下的江水奔腾,水流湍急,宛如银河般奔泻直下。前两句写江流的气势,后两句则写诗人对江景的感受。

首联“千尺苍崖裂,银河一派流”描绘了一幅雄伟壮观的画面,苍崖高耸入云,仿佛在瞬间被撕裂开,银河般的水流奔腾而下,势不可挡。这里的“苍崖裂”和“一派流”都是对江水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颔联“初疑庐阜晓,还忆石门秋”则转入对景物的细致描摹。“初疑庐阜晓”是对第一句中“苍崖裂”的进一步描绘,诗人以为那苍凉的山崖如同清晨的庐山,但当他走近一看,才发现那只是山崖在阳光下的倒影而已。“还忆石门秋”则是对第二句“银河一派流”的补充,诗人在石门峡中感受到的秋意与庐山不同,那里的秋天更加宁静、深远,仿佛可以听到江水潺潺流淌的声音。

颈联“练带何由泻,珠帘不可钩”则是对第三四句的回应。在这里,“练带”指的是瀑布的水帘,而“珠帘”则是指瀑布的水珠。诗人用“何由”“不可”这两个词来表达自己对这瀑布的赞叹之情。他认为这瀑布如此美丽,以至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它的美,只能用“练带”和“珠帘”两个词来形容它。这里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尾联“海风江月咏,应继谪仙游”则是对全诗的总结。这里的“谪仙”是指传说中的仙人李白。诗人借用李白的名字来表达自己对李白的仰慕之情。他认为自己的诗句能够像李白那样,将海风、江月等自然美景融入其中,成为传世之作。这里的“咏”字既表达了诗人的创作意图,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千尺峭壁下江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画卷。同时,诗人还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