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赋楞伽峡,灵奇不可模。
琼瑶镌作骨,翡翠淬为肤。
鲛室冰分缕,龙湫月弄珠。
何须问瀛海,身世在蓬壶。

【解析】

1.“楞伽”,地名,今属福建省。

2.“琼瑶”,美玉。

3.“镂作骨”,雕琢成骨骼。镂:雕刻。

4.“淬为肤”,淬火使皮肤坚硬。淬:古代一种用火炼钢的工艺。

5.“鲛室”,传说鲛鱼所居之处,即深海。

6.“冰分缕”,“龙湫”句,形容江水冰凉如冰。“弄珠”指月色映照江流如同水中月影浮动。

7.“瀛海”,大海。瀛海,指大海,泛指遥远的水域。

8.“身世”两句,诗人以蓬莱山比喻自己的精神寄托之所在,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蓬壶”是传说中的仙山名。这里代指诗人心中的理想境地。

9.全诗写景生动形象,想象奇特丰富,语言清奇隽逸。

【答案】

译文:我曾赋诗咏楞伽峡,那里的灵奇景色实在难以描摹;它如同美玉一般,被镌刻出骨骼;又仿佛翡翠经过淬火,皮肤变得坚硬如石;那深不可测的海底鲛室,冰一样透明,一缕缕水流从那里分开,仿佛月光照映在龙湫之上的珍珠。我为什么还要询问远在海中的瀛海(瀛洲),我的身心早已寄寓在那蓬莱仙山上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连江的诗。首联说诗人曾吟诗赞扬过连江,连江的山水灵奇得无法描摹。颔联进一步描写连江的山水,说其岩石像美玉一样,被雕刻出骨骼;其溪水经过淬火,皮肤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颈联写连江的水下景观,说那深海里的鲛室冰一样透明,一缕缕水流从那里分开,仿佛月光照映在龙湫之上的珍珠。尾联说诗人已把身心寄寓于连江之中了。此诗语言清奇,意境高远,有李白、王维的风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