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津北海滨,卜居南山麓。
南山何所有,苍松与修竹。
挺挺龙髯张,猗猗凤毛绿。
幽涧生寒飔,阳冈散清旭。
岚翠暮堪揽,石泉时自掬。
胜景人共游,真乐予所独。
炉薰昼逾永,周易坐忘读。
亭小心更宽,朋来席频促。
山中采蕨薇,林下樵朴樕。
门掩红尘稀,檐虚白云宿。
金堆卢橘黄,丹落锦荔熟。
四郊多桑麻,比屋空杼轴。
何由一身安,所愿百姓足。
世途急功利,古道厌驰逐。
劳生尚馀忧,节用应寡辱。
静爱吟风蝉,远惭食苹鹿。
诵子新诗篇,深荷相记录。
【译文】
北海滨的渡口,是我来此隐居之地;
南山里没有多少东西,但有苍松修竹相伴。
龙须般翠绿的山峦,凤毛般的青竹,挺拔秀丽;
涧中传来寒风,冈上飘起晨曦,阳光明媚;
傍晚岚气迷蒙,清晨石泉清凉,令人心旷神怡;
美景让人陶醉,真乐只属于我独自享有。
炉香袅袅升起,日光越来越暖和;
《周易》一书,我终日研读不厌倦。
亭子宽大而安静,朋友们来得更频繁了;
采蕨薇,砍樵朴樕,在林下忙活。
门扉紧闭,红尘已远,白云作伴;
卢橘金黄一片,锦荔紫红一串。
四周桑麻遍布,农家日子好过;
百姓们安居乐业,无需为衣食操劳。
世俗的道路急功近利,追求名利者多;
古人崇尚清静淡泊,厌恶追逐名利。
忙碌的生活使人忧思不断,节俭生活可免受辱;
喜爱吟诵清风中的蝉鸣之声,
惭愧自己不能像食苹鹿那样高洁;
诵读你的新诗篇,深感谢意相报。
【注释】
- 走笔:用笔写作。次韵:写诗时依照前人的作品体裁、词调。卓伯长,名不详。
- 问津:打听渡船的去向。津,渡口。
- 卜居:选择定居的地方。这里指隐居。
- 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市南。
- 苍松与修竹:形容山里的松树和竹子苍老、挺拔、修长。
- 挺挺龙髯张:形容山势高耸入云。龙髯,形容山势高耸如龙之须。张,伸张。
- 猗猗凤毛绿:形容山势弯曲优美,如同凤凰羽毛绿色。猗猗,形容山势起伏的样子。
- 幽涧生寒飔:冷风从幽深的涧谷吹来,发出瑟瑟的声音。寒飔,冷风。
- 阳冈散清旭:太阳从山岗上升起来。阳冈,指太阳照到的山岗或山坡。清旭,早晨初升的日光。
- 岚翠暮堪揽:黄昏时分,山上的青翠色彩更加鲜明。岚翠,指山间的云雾和翠绿的树木等。
- 石泉时自掬:有时用手捧起山泉饮用。石泉,指山下的泉水。
- 胜景人共游:优美的景色是人们共同欣赏的。
- 真乐予所独:真正的快乐只有我能享受。予,你,指卓伯长。
- 炉薰昼逾永:炉火熏烤一天比一天更久。炉薰,指烧炉取暖。
- 周易坐忘读:专心阅读《周易》。
- 亭小心更宽:亭子里的小路更加宽敞。亭,这里指山间的亭子。
- 朋来席频促:朋友们经常来我的小亭相聚。朋,泛指朋友。
- 山中采蕨薇:在山里采摘蕨菜。蕨薇,指野菜。
- 林下樵朴樕:砍柴时拾取一些木材。林,树林。樕,一种树木,这里指砍伐后的剩余木屑。
- 门掩红尘稀:门前的红尘已经稀少了。红尘,尘土。这里代指人间的纷扰。
- 檐虚白云宿:屋檐空荡,白云在上面停留。
- 金堆卢橘黄:卢橘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果实,金黄一片。
- 丹落锦荔熟:鲜红的荔枝成熟了。丹,红色的意思。
- 四郊多桑麻:四周都是茂盛的桑麻作物。四郊,四周。
- 比屋空杼轴:每家每户都不用做织布工作了。比屋,家家户户的意思。杼轴,织布用的机轴,这里指织布工作。空,闲置不用。
- 何由一身安:怎样才能使自己一人安宁?何由,什么办法或原因。
- 所愿百姓足:希望天下百姓都能富足。所愿,所望。百姓,指普通老百姓。
- 世途急功利:世上的路走得太快,人们追求功名利禄。急功利,急于求利。
- 古道厌驰逐:古代的理想追求被现代社会的名利追逐所取代。
- 劳生尚馀忧:辛勤劳作的生活还有忧虑。劳生,勤劳的生活。
- 节用应寡辱:节约使用应该避免受到羞辱。节用,节省开支。寡辱,不受耻辱。